
专家解读
- 262020-03
- 张家玮: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
- 在当前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全国不少地方出台了生产企业疫情防控服务督导的通知,要求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不发生内部聚集性感染两条底线。这提醒人们,只有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提前预判、做好准备,才能将矛盾消弭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 越是行稳越能致远,越是严实越能平安。正所谓,“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过...
- 252020-03
- 汤筱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再次凸显。我们既要立足当前,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又要放眼长远,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从短期来看,受新冠肺炎...
- 252020-03
- 人民日报:推进复工复产要下“绣花”功夫
困难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好线上平台、用活创新工具,统筹布局、提前谋划,就能打好打赢复工复产这一场硬仗
推进复工复产,如何解决好控制疫情输入风险与企业复工复产之间的矛盾?最近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采访,当地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给人启发。
目前,天津经开区内企业已陆续复工复产,工业产值前100强的企业复产了9...
- 252020-03
- 黄益平:数字金融精准服务中小微企业(新论)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对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帮扶力度,救助政策要精准落地,政策要跑在受困企业前面”。
过去几周,包括个体工商户在内的中小微企业受到了较大冲击。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现金流断裂,因为它们在业务大幅减少甚至停顿的同时,还得继续承担...
- 252020-03
- 帮扶政策环环相扣,复工复产加快推进—— 中小企业干劲大信心足
厦门泰谷酒店副总经理潘雪勤这几天心里宽慰了不少。国家一揽子帮扶措施到位,半年内能节省33万元。“眼下复工复产节奏加快,相信最艰难的时刻快过去了。”潘雪勤说。
近期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58.25%的企业预计一季度营收将下降50%以上。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是促进经济回归常态的重要支撑,也是稳就业、保民生的...
- 252020-03
-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充分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们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
- 232020-03
- 中新时评:海内外皆同胞 同理心可化“干戈”
当前,中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已逐步得到遏制,国外疫情发展态势却日趋严峻,不少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因生活学业以及在海外遭受歧视等问题,考虑到自身安危,选择回到中国。
然而,类似“家乡建设你不在,万里投毒你最快”的舆论近几日开始在网上发酵,意在影射回国的侨胞群体。
这种论调,不仅于情理法失据,否定了侨胞对祖(籍)国的...
- 232020-03
- 汪晓东:让返岗复工的路更温暖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各地也在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为了让湖北籍外出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各地采取了不少专项措施,如开行返岗复工专列、专车,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用工对接,推行健康码互认等,这些举措有力推动了复工复产,也让湖北籍员工备感温暖。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湖北特别是武汉人民付出了巨...
- 212020-03
- 阿里张勇《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抓住数字新基建的机遇
3月20日,《人民日报》第5版刊发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的署名文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创新发展空间》,呼吁抓住数字新基建的机遇。他认为,数字基建将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等方面提供坚实支撑,同时,数字基建还将成为各地政府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
疫情期间,各地...
- 202020-03
- 张建军:长短结合,精准施策,科学制定疫后经济复兴措施
面对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科学地制定经济复兴措施,不仅关系到短期内能否较快使经济运行回归正轨,同时也关系到会否稀释已经取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能否借助经济复兴措施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危机为转机,使经济呈现焕然一新的状态。虽然新冠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