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稳增长保就业 支持民企在行动>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202020-02
疫情期间,如何帮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视频】

  疫情期间,如何帮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202020-02
贺强:用强大修复能力化解冲击

  对于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但也不必悲观。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化解此次疫情的冲击。
  我国的物力、财力雄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与非典时期相比,201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近100万亿元,是2003年的7.21倍。我们有高效的金融体系和强大的财税系统:目前政府已推出了一系列帮助企业解困...
202020-02
刘世锦:抓住危中之机深化改革

  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产,任务艰巨。要注重从实际出发制定落实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措施应主要限定在“精准救助型”范围,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应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保持应有的战略定力。
  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思考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矛盾问题。应抓住危中之机,加快实质性的深化结构性改革。
  疫情过后可适时推出一些有利...
202020-02
王一鸣:制定系统规划促经济恢复

  目前,各地各部门迅速出台政策举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这些政策多为应对疫情影响的阶段性政策。建议制定系统的经济恢复和振兴规划,这对恢复和稳定经济、畅通经济循环、提振全社会和市场信心都有重要意义。
  经济恢复和振兴规划可在全面科学评估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原则,提出恢复和振兴经济的目标任务,包括全...
202020-02
葛红林:稳经济关键是稳产业链

  当前,稳定中国经济增长基本面的核心是稳定产业链。产业链一旦受到冲击,再恢复的时间长、代价大,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就当前形势看,稳定产业链,更为紧迫的是稳定物流供应链和生产链。
  一是应采取果断措施,畅通工业物流,将其作为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的先行行业。要区别对待货运和客运,放开货运,如果一时有难度,要确保...
202020-02
杨伟民:经济长期向好不会变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进入关键期。从宏观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力的攻关期,疫情无疑增加了转、调、换的难度。
  然而,必须看到,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可对冲的,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疫情属于外在冲击,外在因素一结束,经济就会回到原来的轨迹。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
202020-02
数字经济快速“补位”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消费发生了显著变化。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补位”,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宅经济”催生消费新形式。春节假期,受疫情影响,中国老百姓不再串门走亲戚,“宅”在家中的中国人,短期内消费需求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催生了不少“宅经济”的新形式。比如,手游、直播、网购等以手机为基础的...
202020-02
社保、公积金新政会致断缴、个税增加?专家这样说

  疫情之下,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压力的新政陆续出台。除了相关部门的复工支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2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企业6月底前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这些新政会造成职工社保断缴进而影响购房吗?对个税缴纳又有何影响?
  社保减免会造成断缴吗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阶段...
192020-02
梁信军最新演讲:疫情下的危与机 未来海外高成长市场机遇

  高增长市场要找体量大的市场
  其实,你的所有的资产配置都同时需要考虑稳定性、成长性、现金流要好。对于成长性,我想给大家再加一个坐标是很重要的,就是要体量要大。
  我们做所有的行业,或者说你选择一个大的这个区域去发展,要找一个底盘很大的这个市场去做。底盘大,它的惯性大,它发生了很剧烈的波动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这...
192020-02
朱岩:复工潮下的建筑业应对策略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成员、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在线上采访时表示:“疫情中、疫情后促进经济复苏,建筑产业首当其冲。在打好防疫阻击战同时,实现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机遇,希望中国建筑企业能够化冲击为商机,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采访内容如下:
  Q1
  本次疫情可能会对建筑业和建筑企业造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