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

浙江省税务局:构建“税路通·在浙里”增值服务矩阵

发布时间:2025-09-05 信息来源:浙江省税务局 字号:【

  一、改革背景

    “走出去”已经成为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加竞争力和拓宽发展空间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民营经济是浙江的金字招牌,也是“走出去”的主力军,然而,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企业耕耘海外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多。

  二、聚焦问题

  为增强民企“出海”信心,让民企乐于、善于、敢于“走出去”耕耘海外市场,针对“走出去”企业普遍反映的国别政策了解难、海外诉求解决难、跨境风险防范难“三难”问题,浙江省税务局以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为双轮驱动,创新“税路通·在浙里”品牌服务举措,构建增值服务矩阵。例如,针对巨石集团跨境股权转让涉及的重复征税风险,在嘉兴市税务局上报后,省税务局第一时间介入,抽调专家深度参与政策研判与服务,专程赴总局专题汇报,推动将企业诉求纳入中埃两国税务协商议程,最终明确该笔所得在中国缴税,为企业避免境外税款超1亿元,成功解决跨境税收不确定性。

  三、改革举措

  (一)变“有什么、给什么”为“要什么、给什么”,让民企乐于“走出去”,赋能全球产业布局。浙江省税务局紧扣民企对境外税收政策的迫切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指导嘉兴市税务局依托当地外语人才优势,建立全国税务系统唯一地市级翻译基地,也是浙江省唯一的翻译基地。40多名专业人才重点聚焦东盟、金砖十国、RCEP等主要投资区域系统开展税制动态跟踪、政策文件翻译及深度研究工作累计产出400余篇成果,形成《境外税制概览》《环球税览》两大权威产品并将翻译成果精准推送“走出去”民企超千余条,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二)变“基本服务”为“精准服务”,让民企善于“走出去”,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应对企业海外经营难题,浙江省税务局立足全局统筹谋划,以制度创新驱动,探索“一户式”集成管理和“专员化”服务,构建全链条税收服务新生态。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嘉兴市税务局积极响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打通部门数据,搭建“走出去”企业全景图谱,以“一户一档”为“走出去”民企提供全生命周期个性化服务。税务服务专员团队依托图谱掌握企业动态,建立协调交办、攻坚破难、跟踪督查、销号管理四大机制,今年已解决诉求40余个。该做法已在全省推广,形成“走出去”企业一户式集成管理场景。

  (三)变“事后整改”为“全程防控”,让民企敢于“走出去”,提升抵御风险能力。 企业跨境投资、关联交易是涉税风险高发与诉求矛盾焦点。浙江省税务局坚持风险源头治理,统筹指导嘉兴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关联交易分析防控机制”,赋能“走出去”民企强化内控、防范“未病”,该机制已成为浙江省跨境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举措,获总局认可,作为全省唯一税务“揭榜挂帅”项目在全国推广。制度层面,聚焦合规管理,编写4项工作指引,完善267项填报要点、76项逻辑要点及54项风险要点并在全省推广。系统层面,聚焦企业风险防范,升级系统算法,优化91条纳税人端校验规则,严把申报“入口关”。流程层面,聚焦企业发展全过程,依托信息化平台,对交易事项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控。依托该项机制,2023年,嘉兴市税务局引导振石集团、景兴纸业主动开展风险评估,调增所得2000余万元,有效消除跨境税收风险。截至目前,嘉兴全市已有14家“走出去”民企与省、市税务局签订《税收遵从协议》,22家“走出去”民企成功上市。

  四、改革成效

  浙江省税务局始终聚焦民企发展需求,以税收增值化服务为发力点,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在政策落实与服务优化的双重推动下,2024年全省民企税收贡献显著提升,其中嘉兴市民企税收收入675.4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66.23%。作为外贸发展的“稳定器”嘉兴375户“走出去”企业投资总额达421.66亿元,其中,民企占比已达近80%。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