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财政厅:打造数字化非税收缴新模式 全面提升治理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浙江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聚焦服务侧渠道少、缴款难、缴款烦和政府侧监管难、成本高、效率低等难题,牢牢坚持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改革理念,以数字化手段推进非税收缴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加快推进多跨融合,建立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非税收缴管理体系,实现非税收缴管理和服务的整体跃升。
一、主要做法
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非税收缴制度框架。锚定非税收缴改革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制度创新,保障数字非税建设整体协同、智能高效、平稳有序,实现非税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修订《浙江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地方法规确认引入支付宝、银联等支付机构代收非税收入,科学界定代收机构和收款银行职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管理办法。深化缴款服务供给改革,依法约束执收单位权力,从原先由执收单位指定代收商业银行限定缴款渠道,调整为由缴款人在同级财政部门委托的所有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的线上线下各类支付渠道中自主选择,最大化方便缴款人。
创新建立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构建开放包容的缴款渠道服务体系。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对接工行、农行、建行等36家商业银行(含数币运营机构)以及银联、支付宝等4家非银行支付机构,接入线上线下代收机构各类支付渠道94个,建立了线上24小时不打烊、线下无死角的非税缴款服务体系。通过一点接入、覆盖全省的集约化建设模式,以最小化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程度的服务便民水平提升。
研究制定与非税治理改革配套的系列标准规范。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推动构建多维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制定开放包容的跨系统对接标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跨系统对接技术标准20多个,并建立评估验证机制,持续提升数字非税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以标准化促进非税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大力推进多跨协同,建立超大规模综合集成系统。大力推进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收机构、收款银行之间的多跨融合。截至目前,已打通财政部门、执收单位、代收机构、收款银行等近400个信息系统,全省非税收入项目、执收单位、收费标准和资金缴纳、结报、对账、清算,以及票据使用等全链条实现透明化、规范化管理。
二、取得成效
管理更规范。数字化非税收缴新模式,以顺向逐级控制、逆向逐级反馈的闭环运行体系,从机制上防范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的发生,保障非税收入依法征收,协力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统一大市场建设。今年1-5月全省逾1300亿元资金通过在线征缴、直达全省各级财政700余个非税收缴专户,有效防范非税资金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
运行更高效。通过执收单位关联业务系统与统一公共支付平台、财政非税收缴和票据管理系统多跨融合,执收单位业务管理、非税收缴、票据填开等通过“一网协同”实现数字化、一体化、在线化运行,大大减轻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等基层负担。按执收单位手工填开非税票据和代理银行柜台办理代收资金每笔业务分别以5分钟计算,今年1-5月已节约窗口工作人员办事时间超500万小时。
服务更便民。依托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建立了构建线上24小时不打烊、线下无死角的非税缴款服务体系,并实现支付即开票。缴款人线上缴款服务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方式办理缴款、并获取财政电子票据。今年1-5月,为群众和企业通过手机缴费提供服务超3300万人次,按传统收缴分离模式缴款人到代理银行窗口办理缴费业务每笔1小时计算(含往返时间),已节约群众时间3000万小时以上。此外,在工作日夜间以及节假日提供缴费服务800多万人次,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缴费。
微信公众号
思想引领
参政议政
经济服务
国际合作
法律服务
社会服务
组织建设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民营经济动态
民营经济视点
企业家谈
民企风采
直属商会
四好商会
商会党建
商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