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数字赋能,码上减负
江西省赣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数字赋能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双向发力,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企业安静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入企扫码、涉企数据集成等数字化场景,严格执行每月1日—25日“安静生产期”制度,强化入企执法报批备案、“多报合一”等制度约束,规范涉企公务活动,打造让企业专心经营的“软环境”。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一码管理+分级审批”,规范入企执法检查。以“赣通码”为基础创新构建“入企码”,对进入企业开展的执法检查、考察调研等各类公务活动实施扫码登记,实现市县统一管理。推行分级审批制度,按照“能联尽联、应联尽联”原则,统筹整合相近行政执法活动,通过联合执法、非现场监管等方式,结合信用分级分类管理优化检查频次,从制度层面严格规范入企行为。自入企扫码平台上线,累计用户登录13499次、扫码登记2501次、审批备案4028次,入企数量同比下降46%,安静生产期无违规入企行为,有效遏制形式主义,切实减轻企业迎检负担。
(二)“一套表+一入口+一平台”,推进涉企数据集成共享。建成涉企数据集成处理系统,实现工信、科技等多部门数据“一次填报、多方共享”。一是精简整合数据项,形成一套标准涉企填报表格;二是以市统计局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系统为依托,打造统一数据采集入口,企业可一次性完成数据上报;三是搭建集成共享平台,对企业填报数据按需拆分处理,通过接口对接等方式实现部门间数据互通。系统运行后,4000余家企业通过统一入口完成数据填报,避免多平台重复填报,内置校验规则减少数据错误,大幅提升填报效率与质量,帮助企业节省时间精力专注核心经营业务。
(三)“数字门牌+增值服务”,实现企业办事“码上就办”。依托入企扫码平台为全市3万多家企业生成包含基本信息的数字政务门牌,构建企业数字身份标识。围绕政策、人才等七个领域制定58项涉企增值服务清单,整合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并编制服务指南。企业通过扫描门牌码即可在线预约、办理各类事项,实现办事“足不出户、一次不跑”。“入企码”集成政务与增值服务功能,企业扫码即可获取办事入口、材料清单等全流程信息,解决“谁能办、在哪办、怎么办”等难题,通过“掌上政务”服务模式,有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真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三、经验启示
(一)双轮驱动,转型治理模式。赣州市坚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制度创新为保障,通过搭建“入企码”、涉企数据集成处理系统等数字化场景,同步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企业安静发展的若干措施》,严格执行“安静生产期”等制度,将数字化手段与刚性制度约束有机结合,实现对涉企公务活动的全流程规范管理,为政府治理现代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
(二)靶向攻坚,破解发展堵点。针对执法检查频繁、数据重复填报、办事效率低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靶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一码管理”规范入企行为,运用“一套表+一入口+一平台”解决数据采集痛点,依托“数字门牌+增值服务”打通政务服务堵点,以系统化解决方案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向纵深发展。
(三)需求导向,优化服务生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数字化场景建设与服务模式创新深度融合,实现涉企公务活动透明化、数据共享高效化、政务服务便捷化。通过减少入企频次、优化数据填报流程、提供“码上就办”增值服务,全方位降低企业时间成本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打造让企业安心生产、专心经营的优质营商环境。
 
			微信公众号
 思想引领
思想引领 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经济服务
经济服务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 法律服务
法律服务 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中国特色商会组织 民营经济动态
民营经济动态 民营经济视点
民营经济视点 企业家谈
企业家谈 民企风采
民企风采 直属商会
直属商会 四好商会
四好商会 商会党建
商会党建 商会服务
商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