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安义县:创新建立“安商驿站” ,推行驻外商会服务企业新模式
一、基本情况
江西省安义县位于赣西北,被誉为“中国铝材之乡”“中国门窗之乡”,属于劳务输出大县,全县30万人中有18万人长期在外从事铝合金门窗销售和加工行业,是典型的“候鸟型”县城。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有效破解安义县在外经商多、分布广、回乡办事不便之难题,安义县聚焦在外企业需求,以“零时差、零障碍、零距离”为出发点,在全省率先建立“安商驿站”,通过创建“企业-商会-政府”的帮办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联通互动、无缝衔接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经验做法
精准匹配,惠企服务“零时差”。一是创新前移“新阵地”。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一战线作用,依托商会组织渠道,创新前移服务企业与商会建设阵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26地建立“安商驿站”,实现组织同构、队伍同建、场所同用、经费同筹,为驻外商会会员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二是搭建服务“新平台”。在“安商驿站”设立云服务延伸点,实现企业办事与经办人员“见面”不碰面。围绕就业社保、企业开办、住房公积金、异地就医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涵盖业务类、资讯类、保障类等高频事项服务,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均通过驻外商会、县政数局双向对外公布,让驻外商会会员企业清清楚楚查询、明明白白办事。三是拓宽助企“新路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安商驿站”为中心,以驻外商会为纽带,以4773家驻外商会会员企业为对象,提供惠企政策发布、异地办证、项目对接、金融支持、技术交流、法律咨询、诉求办理等全方位优质服务。通过持续深化服务,将服务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信心提振,政策保障“零障碍”。一是政策上门,让企业能安心。在“安商驿站”设立政策角,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县工商联会同县政数局、县商务局、县经发中心、县市监局等部门,编印了《安义县惠企政策汇编》《安义县企业落户开办建设流程手册》等政策汇编,并通过外埠商会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举办“惠企政策解读会”“铝型材产业发展交流会”“金融对接会”等20余场,推送政策解读近200条,有效打通了商会企业的信息堵点、政策盲点。二是部门联动,让企业更省心。组建“安商驿站”微信工作群,由全县14个县直部门业务负责人、17名驻外商会“服务专员”及“安商帮代办”等人员组成,群内即时响应并联动解决企业咨询问题。针对商会企业提出的金融帮扶需求,经“服务专员”梳理后,流转至县政数局“安商帮代办”业务骨干,并派发至县经发中心办理。三是法律服务,让企业增信心。围绕企业劳资关系、竞业限制、直播带货、涉外服务等高频需求,协同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商务局等部门,为企业提供全链法治服务。线上通过微信群、“云窗口”在线解答法律咨询,为企业释法解疑。线下由“服务专员”提供执行申请委托等服务,避免企业办事人来回往返。
活力释放,政企互动“零距离”。一是开发功能,逐步拓展服务范围。在佛山安义商会,依托“安商驿站”同步设立安义县宣传推介点,集中宣传安义门窗、新民乡利邦土鸡蛋、黄洲宗山米粉等特色产业,对外推介安义县文旅资源、营商环境及招商政策,进一步提升在外乡贤投资安义、回报家乡的积极性;强化金融支持,协同与县经发中心在长沙、南京等地开展“安商贷”推广活动,助力更多商会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二是牵桥搭线,加快项目招引落地。出台《县工商联助力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工商联及商会组织优势,每周通过“安商驿站”发放《招商信息线索收集表》,主动挖掘招商线索。完善招商线索分析研判机制,确保招商线索“收集-研判-跟踪-落地”全流程管理,进一步提高项目匹配度。三是跨域通办,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与省外广州增城、海珠,佛山南海等3省9县区签订合作协议,推出159项“跨省通办”事项,在省内与奉新、靖安签订公共服务合作协议,推出148项“省内通办”事项,通过全程网办、异地授权办理、多地联办等方式,实现“跨域通办”零距离。
三、主要成效
“安商驿站”运行以来,不断升级服务举措,逐步覆盖26个外埠商会所在城市,上线更新109项高频服务事项,累计为驻外商会会员企业办理“帮代办”等异地综合服务520余件,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发放《“安商贷”申请指南》等政策汇编1800余份,并为武汉安义商会等驻外商会及相关会员企业提供授信1亿元,有效提升了办事便捷度和企业获得感。2024年,“安商驿站”获得全省工商联系统实践创新成果奖。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