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浮梁县:优化茶产业营商环境 构建产业服务新生态
一、背景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浮梁茶产业作为县域重点农业产业,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积极做好“三茶”统筹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壮大优势产业,持续增强浮梁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强化升级产业营商环境系统集成性改革,持续锚定绿色产业新质态,以前瞻性视角挖掘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浮梁县结合茶产业发展特征特点,健全完善茶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构建茶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全面打造茶产业营商环境服务生态,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构建茶产业发展服务新动能、新格局、新生态,促进浮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做法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完善茶产业发展体制机制
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为做优做强浮梁茶产业,强力推进浮梁茶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浮梁县连续四年制定发布《浮梁县振兴茶产业十条激励措施行动方案》(即“茶十条”),并成立浮梁县振兴茶产业十条激励措施行动领导小组,推动“茶十条”各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
进一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设立茶产业发展中心,参与研究茶产业发展政策,拟订茶产业发展规划,对全县茶叶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引进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及推广,全力打造“浮梁茶”品牌;组建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集茶园开发、茶叶加工、茶叶科研、技艺传承、文化传播及“瓷茶一体”产业发展于一体。
进一步健全完善茶产业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优化市场准入门槛,制定“茶产业一件事”建设方案;强化金融扶持政策,印发推广“浮茶贷”政策文件;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全面推行“茶季不扰”制度;完善法治保障措施,出台“法润浮茶”十项措施;建立涉企服务机制,打造“政企茶话会”“赣事好商量+浮茶叙事”等政企交流、协商平台。
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运行机制、健全配套制度,全面破除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的障碍和藩篱,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全面焕发蕴藏于群众和基层的创新创造活力。
(二)探索集成改革,构建茶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强化茶产业营商环境集成性改革,浮梁县结合茶产业发展特征特点,重点关注政府审批许可、监管与服务、产业公共资源调度等方面,划分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吸引力、监管与服务三大维度,聚焦市场准入、融资信贷、人才培育、创新供给、产业生态、品牌建设、市场监管、纠纷化解等八大服务场景,创新构建浮梁县茶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开展常态化监测评价工作。
全生命周期维度,主要包含市场准入及生产经营两个环节,围绕市场准入、融资信贷、人才培育三个服务场景,积极探索茶产业经营主体准入、茶产业金融授信与金融产品创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及培育专业化职业化茶产业人才等改革工作。
投资吸引力维度,根据茶企的核心需求和地方投资重点考虑要素,围绕创新供给、产业生态、品牌建设三个服务场景,积极探索茶产业技术帮扶、浮梁茶生产标准化、浮梁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使用、“茶、瓷、文、旅”融合发展、区域公共品牌振兴等改革工作。
监管与服务维度,围绕市场监管、纠纷化解两个服务场景,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与综合监管创新、企业合规经营、司法保护与服务等改革工作。
通过构建茶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兼具规划指引与问题发现的双重使命,推动在产业营商环境集成性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厘清影响产业发展潜力的中长期问题,同时致力于推动解决当前影响或限制产业发展的短期问题。
(三)做优增值服务,打造茶产业营商环境服务生态
以茶为媒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制定《浮梁县“政企茶话会”实施方案》,将“政企茶话会”作为一项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由县领导定期召集相关产业的企业家及商会代表进行互动式座谈交流。企业家代表重点围绕产业发展、营商环境改善、技术创新等方面,并结合企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发展趋势研判以及需要县委、县政府层面给予协调支持的事项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举办“茶产业”“先进陶瓷产业”等专场政企茶话会6次,参与企业37家,解决各类涉企诉求38起。搭建“赣事好商量+浮茶叙事”政协协商平台,以政协委员协商议事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
举办特色展会推动品牌建设。每年举办“浮梁买茶节”“浮梁买茶”供销大会等大型展销活动,紧扣“茶、瓷、文、旅”融合发展特色,以“浮梁买茶”供销大会为平台,助力“品牌发展+企业壮大+茶农增收”三者共频。2024年,“浮梁买茶”供销大会现场达成订购签约5.5亿元。
数字赋能助推茶旅融合发展。上线“浮梁茶旅奇妙游”系统,从“资深茶人”白居易的视角带领游客“玩转”浮梁,通过新颖的剧本游模式,将浮梁的茶、瓷特色与传统村落策划重组,盘活绿水青山,激活发展潜力。
通过持续拓展延伸增值服务内容,全面构筑茶产业营商环境服务生态体系,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长期性的系统改革工程来推进,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力。
三、工作成效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为核心,持续加大政策、制度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持续增长,2024年,全县可采茶园总面积达20.7万亩。上半年,完成春茶总产量6100吨,较上年增长8.9%。茶叶产业链不断延伸,全县涉茶人口达6.2万人,茶叶初制厂25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25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部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6家,市级示范社1家。注册品牌商标300余个,出口备案茶叶企业3家。
经济价值显著提升。浮梁茶区域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今年,“江西浮梁茶文化系统”获“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浮梁县荣获全国“绿茶重点产区”称号,两款浮梁绿茶在“中茶杯”第十四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绿茶组比赛中荣获五星金奖,浮梁茶区域品牌评估价值达40.22亿元,位列“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TOP50榜单”第36名。浮梁茶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今年,春茶实现产销两旺,总产值达7.2亿元,较上年增长9%。其中,名优茶产值较上年提高6.2%,大宗茶产值较上年提高23.2%。浮梁茶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浮梁买茶”系列活动期间,浮梁绿茶、红茶实物标准样通过了专家评审,为浮梁茶生产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联合景德镇陶瓷协会发布《六大茶类冲泡标准用器落地方法》,为瓷茶结合提供了具体指导。
社会效应不断彰显。浮梁茶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推动了产才农融合发展,也给农村经济和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产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景德镇学院成功获批茶学专业,2024级茶学专业招生100人。举办浮梁茶基础知识及冲泡技巧培训班和浮梁县首期制茶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共培养评茶裁判员、高级制茶师、中级制茶师等172名专业人才。科技加持推动品质升级,围绕生态茶园的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标准化采摘等实用技术,组织中茶所专家团队对全县200余茶企、茶农代表开展13次培训活动,推动茶叶品质不断提升,现已有10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7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60家通过SC认证。茶旅融合催生产业新态,结合市场需求规划建设15条乡村茶文化旅游线路,打造21个观光茶园和茶产业研学基地,推出8个集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制作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项目,推出两条浮梁特色茶旅线路,营造出了全过程全要素的茶旅体验。金融赋能助力茶企发展,为茶企茶农量身定制了“浮茶贷”。目前,浮梁县与7家银行机构签署《浮梁县茶产业授信框架协议》,为全县200多家茶产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3.3亿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