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外摆新政”助力经济发展
杭州市聚焦助力商圈降成本、增活力、拉消费等问题,全国首创推出探索宽松政策为驱动、机制创新为动能、服务优化为保障的外摆新政,降低商圈运营成本,吸引市民参与线下消费,助力营商环境优化。自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审核同意商业外摆1753家,支持打造夜消费集市、文化艺术展演点和特色售卖点63处,审批同意户外文化商业活动4045场次。
制定宽松化政策,赋能商圈发展新活力。在保障市容秩序前提下,扎实推进商业外摆试点工作。一是下放审批权限。下放外摆审批权限至属地城管部门,建立完善商业外摆街道受理、区级审核、市级备案机制,建成运行“商业外摆备案系统”,实现外摆方案线上申报和“一键式续批”。二是放宽外摆限制。外摆业态从轻餐饮向传统餐饮(除烧烤等重油烟外)业态拓展;延长外摆时间至全天24小时,经营时间增加60%;举办文化商业活动期限由每月不超过8天放宽至20天。三是试行自律管理。对于商业综合体合围区域商业外摆不作备案要求,由运营主体统一自律化管理。
探索多元化载体,释放市民消费新潜力。创新外摆模式,融入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外表品牌。一是推行月报批制。对于固定场地文化商业活动做到“即接即办”,实行月报批制,今年国庆期间,湖滨商圈总客流170.64万人,同比增加24.73%,营业收入48116.0万元,同比增长10.8%。二是擦亮杭州品牌。支持特色集市增设摊位,助力西湖景区打造以非遗、文创产品为主的“湖畔有艺市”,今年摊位由60个增加至126个,国庆期间接待游客20万人,受到市民游客一致好评。三是打造烟火地图。坚持市容秩序与“烟火气”并存,指导建德市探索利用商业综合体内部空地“引摊入市”,打造15个特色主题市集,推进2070名流动摊主归行入市,实现5600余人再就业。
提升增值化服务,营造营商环境新氛围。强化城管保障,统筹做好外摆配套服务。一是化解停车难题。完善外摆区域城市配套服务,增设道路停车泊位,延长免费停车时限,完善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站布点,合理施划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提升可达性和便捷性。二是落实环境保障。加大外摆区域保洁力度,推行“综合体一日一清、小商户一日三清、街区果壳箱随满随清”,营造整洁市容环境。三是提升执法温度。出台《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明确135项免罚事项,率先实现综合执法26个领域“首违不罚”全覆盖,对97个市区两级商圈采取审慎包容监管,实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让执法更有温度。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