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打造“三大品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新常态
宁波市奉化区工商联围绕服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立足自身实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着力打造“亲清直通车”“亲清观测站”“亲清会客厅”三大品牌建设,构建“企业有所需+部门有所应+工商联有所为”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推动政商关系“亲”而有度、“清”而有为,实现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一、主要做法
一是畅通渠道,开好“亲清直通车”。每季度至少举办1期“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建立“1+10+N”会议模式,每期邀请1名区领导和不少于10位企业家及N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通过前期调研梳理企业痛点,聚焦特定议题进行专项研讨,突出企业家主体地位,形成“政策宣讲—建言献策—问题解决”闭环管理体系,实施“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三单管理,确保政策和问题落实落地。截至目前已举办24期活动,问题办结满意度达98.6%。
二是强化监督,建好“亲清观测站”。联合区纪委监委在12个镇(街道)基层商会专门授牌建立“亲清观测站”,首创"观测站+观察员"双轨监督模式,明确工作机制和运作流程,重点推动落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若干措施》和清廉民企创建工作,制定政商交往“三张负面清单”(公职人员6不准8严禁、企业7不得),遴选17名企业党员骨干、工会代表、“两代表一委员”组成亲清观察员队伍,通过定期问卷调查、不定期座谈等形式,动态收集政商交往中的意见建议和廉情信息。站点运行以来累计回收有效问卷715份,推动创建省级清廉民企2家、市级清廉民企4家、区级清廉民企74家。
三是优化服务,用好“亲清会客厅”。着眼‘亲、清’目标,近距离倾听企业家心声,推行“双月会客日”制度,采用“2+N”政企会商模式组织:(政府方:1个工商联领导+1个部门领导+N个专家,企业方:2个企业家代表+N个行业代表)重点开展难题会商、政策解读、诉求收集等服务,累计化解历史遗留问题4个,解读政策88项,收集诉求56个,协调解决融资贷款3.6亿元,真正成为民营企业的“难题会诊所”和“政策咨询站”。
二、主要成效
宁波市奉化区工商联着力打造“三大品牌”建设受到了民营企业家和党委政府的欢迎和好评,通过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服务创新,实现了政商交往“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了政企连心、亲清直通。
一是政企沟通效能显著提升。在全区打响了“亲情直通车”品牌,树立了“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的理念,形成了尊商爱商好氛围,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促进了政企良性互动,让企业反映诉求更顺畅,涉企服务更加有力。累计与公安、环保、税务等22个部门举办“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24期,参与企业家326人,解决处理企业意见建议268件,企业家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攀升。
二是亲清生态持续优化。通过“政商双向承诺+观测动态监督”模式,既规范公职人员交往行为,又引导企业合规经营。基层商会的功能更加完善,在督促职能部门落实责任的同时,推动民营企业加强清廉民企建设,形成“以清护亲、以亲增清”的良性循环,共同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政商亲清的良好氛围。观测站报送的82条建议中有76%转化为部门整改措施,16条廉情信息全部纳入纪检监察线索管理。
三是服务品牌效应凸显。“亲清会客厅”对最新政策宣传解读,实现了精准投送,面对面指导企业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打通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18个,推动困扰企业多年的4个疑难杂症得以解决,提升了企业获得感、便利度。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