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推行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改革,疏通经营主体诉讼权利保障“中梗阻”
一、打造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运行效率。一是线上申办更便捷。针对律师线下申办调查令面临路途远、耗时长、多头跑等问题,通过打通“浙江法院网”等数字平台,增设律师调查令“一件事”业务模块,打造申请、送达、反馈“线上办”模式,实现律师申办“零次跑”。二是智能审签更高效。针对法院审签律师调查令编号统管难、文书核对慢、送达时间长等问题,在“法院大脑”平台新增令号自动排序、文书自动生成、信息智能核验、核发自动送达功能,建立法官审批监管机制,审签反馈时长较以往缩短71%。三是数字核验更精准。针对协查单位核验调查令途径单一、核验效率过低、信息易泄露等问题,依托IRS、浙政钉、微信3大平台打通信息核验数字化渠道,支持协查单位通过口令、扫码等方式核验律师身份、文书真伪,快速精准核验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已通过扫码在线核验2325件。
二、构建规范化协同模式,保障诉讼权利。一是规范流转文书。理清申请、调查、反馈3大节点流转所需信息要素,归集申请书、委托书、调查回执等4项文书材料形成统一模板,在数字平台端口创建要素式表单,根据律师上传材料自动抓取信息填报,实现流转材料精简80%。二是规范业务规程。发布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操作指引,明确申请主体、签发主体、配合调查主体业务规程,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加强对律师、法官、高频协查单位的业务指导,以司法建议规制协查单位不配合调查行为。现已召开府院联席会议、律师座谈会12次,实现法院线上按期反馈率、协查单位配合调查率达100%。三是规范权利行使。建立律师“黑名单”惩戒机制,将伪造变造调查令、无正当理由未按期提交调查收集的全部证据超过规定次数等7种情况纳入惩戒范围,倒逼律师规范行使调查取证权利。目前,律师按期反馈调查结果2026件。
三、拓展增值化服务半径,释放改革效能。一是推动市域覆盖。推动召开“律师调查令”全市推广会,已有5篇宣传报道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效提升了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改革的社会知晓度。目前,律师调查令使用范围已覆盖市域不动产登记、银行、海关、车管、民政、支付宝等507家单位。二是延伸应用场景。在钱塘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法治板块上线律师调查令“一件事”服务事项,配备专员为169家企业提供“咨询、引导、转接、反馈”的一站式服务,推动改革成果在企业诉前解纷、破产案件“逃废债”调查等多场景应用。三是打通反馈路径。通过法院公众号留言板、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法治化营商环境职业共同体联席会议等途径搜集律师、企业反馈意见33条,不断对应用进行优化完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