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推行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 助推企业发展提质增速
在传统模式下,工业企业竣工验收与不动产首次登记相互独立,企业需先完成竣工验收、取得备案材料后,才能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书。赣州市龙南市聚焦这一堵点,创新推出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新模式,将不动产登记工作前置,整合住建部门竣工验收、自然资源部门规划核实及不动产首次登记实地核查等流程,实现企业竣工验收与不动产权证颁发“零时差”。这一创新举措完善了工业项目“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证”全链条服务体系。龙南市成功办理全省首笔“竣工即交证”业务,并凭借《龙南市创推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新模式》案例,入选江西省不动产登记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二、经验做法
(一)对内优化办事流程,做优前置服务。龙南市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出台《龙南市工业项目“竣工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将不动产首次登记流程提前至竣工验收前。不动产登记中心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全程参与企业竣工验收,通过现场勘查、材料预审等方式,提前排查规划指标不符、面积测绘误差等潜在问题。例如,在某电子科技企业项目验收中,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厂房间距与规划图纸存在5厘米误差,指导企业迅速整改,避免因返工延误办证进度。同时,推行“三提前”服务机制:提前开展办证辅导,制作《工业项目办证指南》;提前进行疑难解答,建立企业服务微信群;提前预审申报材料,实行容缺受理,为企业节省准备时间。
(二)对外协同部门联动,做实信息共享。自然资源部门联合住建、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打通大数据交换平台、自然资源内部协同系统及“不动产+税务区块链”等数据通道。企业在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申报时,系统自动调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电子证照,减少企业重复提交纸质材料。例如,某新能源企业办理登记时,仅提交5份核心材料,其余80%材料通过数据共享获取。通过政务云平台的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技术,建立数据安全防护体系,确保跨部门信息共享安全可靠。
(三)对企开辟绿色通道,做细跟踪服务。由龙南市自然资源部门牵头,成立多部门联合工作专班,在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竣工即交证”绿色专窗,同步在住建部门窗口放置申请表,企业可自由选择任一窗口提交申请。建立“一企一档”登记预审台账,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工作人员全程指导企业填报材料、协调部门审批,实行“当日受理、当日审核、当日登簿、当日发证”。如某智能制造企业在竣工验收当日,仅用3小时即拿到不动产权证书,企业负责人感慨:“过去办证至少跑5个部门、耗时1个月,现在‘交钥匙’就能拿证,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
三、主要成效
龙南市通过系统化、制度化推进“竣工即交证”改革,累计为17家工业企业实现“竣工即交证”,合计颁发不动产权证112本,为企业确权登记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将创新举措转化为常态化服务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优化营商环境实践经验。
(一)服务机制创新。龙南市构建起“一套材料、一窗办理、一人对接”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企业无需重复提交多部门材料,只需准备一套标准化申报资料,即可在不动产登记集成服务平台或线下绿色专窗完成申请。同时,为每家企业配备专属服务专员,从项目建设初期介入,到竣工验收、产权登记全程跟进,确保企业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这种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以往企业多头跑、重复交、反复问的办事困境,极大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办事流程再造。龙南市打破部门间的业务壁垒,将原本分散在住建、自然资源、行政审批等部门的多个环节进行整合重构。通过将不动产登记工作前置,将竣工验收、规划核实、不动产登记实地核查等工作同步推进,实现了从“接力跑”到“并肩跑”的转变。企业无需等待竣工验收完成后再启动办证流程,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有效避免了因材料不齐全、流程不熟悉等问题导致的时间浪费,大幅压缩了项目从竣工到领证的周期。
(三)惠企更增实效。“竣工即交证”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企业在项目竣工当日即可获得不动产权证书,这不仅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更显著提升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融资能力。企业可凭借产权证快速办理抵押贷款,及时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有效缓解资金压力,为扩大生产、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企业能够更快投入生产运营,抢占市场先机,增强市场竞争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