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

湖北孝感:着力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切实提升民营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

发布时间:2025-07-18 信息来源:湖北省孝感市工商联 字号:【

  近年来,孝感市以“孝文化”为底色,整合政务服务、法治保障、信用赋能等多元改革,着力打造“孝着办”营商环境品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企业满意度达98%。

  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构建全链条改革体系

  一是推行“极简审批”模式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抓手,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推出“五证同发”“多测合一”“联合验收”等机制,原“五证”审批所需材料由27项减少为13项,审批环节由原来的17个减少为3个,审批时间由原来的120天缩短为不40天。2022年以来,孝感市委、市政府连续4年在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开展“五证同发”集中颁证。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专区累计办件超13万件

  二是深化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自2021年起,孝感市与武汉、黄冈等周边城市签订政务服务合作协议,在市民之家设立人社、医保、公安、税务、市场监管、不动产、公积金等行业全省通办窗口,实现400项高频事项“跨市通办”累计办理跨市业务74.41万件。2025年,孝感市孝南区政务服务中心相继与北京市大兴区、江苏省启东市等9省13地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通过加强政府间的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合作,不断扩大跨域通办“朋友圈”,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

  三是建立“信用+公证”机制。通过企业信用等级与公证服务直接挂钩,为守信企业开辟三优先绿色通道(受理、审批、出证),共办理各类信用公证96件形成信用越好办证越易融资越畅的正向循环释放企业信用红利

  二、以服务创新为驱动,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推出“营商服务专员”制度,为规上企业、重点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要素保障、问题协调等定制化服务有效构建“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有诺必践”的企业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在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用水用电用网效率、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等方面减轻企业负担2024年降低企业用能成本4400万元落实税费减免优惠51.9亿元,减征失业保险1.4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081.12万元。

  二是搭建政企常态化沟通平台。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突出问题,持续推进“每周一场政企早餐会、每月一场政企沟通恳谈会”。2023年,孝感市分地域组织承办闽商、粤商、浙商等外省商会恳谈会。2024年,聚焦孝感“4+2”主导产业,召开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军民融合、纸卫(塑)包装、盐磷化工、食品加工等7场产业发展大会暨政企沟通恳谈会,推动产业突破性发展。2025年政企沟通恳谈会聚焦科技创新、融资投资、人才用工等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由“点上突破”向“面上破题”拓展。

  三、以法治保障为基石,促进全方位平等保护

  一是推行“柔性执法”与“包容审慎监管”。制定《孝感市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对67项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领域推广“提醒告知+限期整改”模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近三年,全市共计办理不予处罚案件9000余件,减轻处罚7000余件,从轻处罚1.3万余件,不予行政强制56件,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处理行政案件28.5万余件。

  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与河北、湖南等5省17地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案件协办机制。全域推进国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试点建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孝知通”正式上线运行有效缓解专利分类分级不清晰、对标企业专利需求不精准、专利转化效力低等问题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赋能知识产权应用服务,2024年实现商标质押融资17.3亿元,全省排名第1,专利质押融资5亿元,同比增长100%。2024年办结专利侵权案件266件,电商纠纷243件,为企业挽回损失8000万元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