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创新“转型票据”机制,护航铜产业转型升级
一、基本情况
2024年以来,为应对铜价大幅上涨对鹰潭铜企业带来的流动资金承压和转型投入不足的风险挑战,人民银行鹰潭市分行创新推出“转型票据”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和成本的双重压力,助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累计办理“转型票据”578.06亿元,惠及231家铜企业,票据融资占同期铜企业融资比重50%以上。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健全需求响应机制,精准破解融资堵点。依托鹰潭市铜产业特色监测机制,第一时间聚焦铜价迅速上涨情况,深入辖内银行、企业开展专项调研10余次,形成《从金融视角看近期铜价迅速上涨对鹰潭铜产业的影响及应对之策》专题报告,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根据调研发现的铜企业“流动资金量大、资金周转快”等特点,以及票据结算融资比重高的现象,推动市政府出台《转型票据实施方案》,帮助企业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二)优化政策供给机制,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积极争取人民银行上级行的大力支持,设立“转型票据”专项再贴现额度,将单张票面金额由1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有力覆盖企业大额融资需求。将再贴现利率由2%降至1.75%,引导银行贴现利率最高不超过2.25%,实际贴现加权利率低至1.20%,较制造业贷款平均利率低3.24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市工控担保公司设立“转型票据”专项担保产品,对铜企业开票敞口部分提供担保,将开票保证金比例压降至30%以下,企业实际保证金比例平均23.61%,有效降低企业准入门槛。
(三)强化闭环管理机制,提升政策落地效能。推行“企业开票+银行贴现+人民银行再贴现”闭环管理模式,有效保障资金运转的合规高效。推动“转型票据”业务全流程提速,推动担保公司“见票即担”,引导银行机构“见票即贴、当日办结”,开票审批时间压缩至1-2个工作日,较以往缩短50%,有效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四)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多方工作合力。成立由市领导牵头的八部门工作专班,统筹政策制定落实和开展银企对接等工作,累计召开“转型票据”会商推进会5次,有效压实政府部门、银行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各方工作职责。推动建立“日调度、周报告”机制,坚持每日调度银行机构“转型票据”承兑汇票开立和票据贴现办理情况,核定开票保证金比例和票据贴现利率是否符合政策要求,实时掌握“转型票据”运行成效;坚持每周编报《货币政策落地工作周报》52期,呈送市委、市政府推动问题解决,确保政策执行准确到位。
三、经验启示
(一)坚持“政策适配性创新”,实现产业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动态平衡。转型票据的成功源于精准破解铜产业资金周转特性与转型周期的矛盾。从工具设计看,抓住票据“短频急”优势匹配铜企原材料采购高频周转需求,通过专项额度扩容覆盖大额订单融资缺口;从政策协同看,联动央行的货币政策、财政的担保降费形成组合拳,使票据从支付工具升级为转型政策载体。
(二)构建“全周期闭环管理”,以机制韧性保障政策可持续性。通过两个关键机制防范空转套利、提升政策效能。创设了风险联防机制,构建了“政府担保增信+银行见票即贴+人行再贴现支持”的三级风险缓冲;设置了动态纠偏机制,按日核查贸易背景真实性,按周呈报《货币政策落地周报》,不定期召开会议调度工作,确保资金直达实体。
(三)探索“数字化绿色化融合”,重塑区域产业金融生态。转型票据的价值超越短期纾困,具有生态外溢效应,成为鹰潭产业金融支持铜产业发展的支点,有效带动“稳企贷”等产品创新,联动“数智贷”“工创贷”等产品形成覆盖“稳链—强链—绿链”的铜产业金融产品矩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