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工商联:创新助企平台 开展“彩虹桥”服务 全力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调研走访,精准推动解决企业困难
实施“三个走遍”专项行动,通过领导班子带头走、县区商会全面走、龙头企业结对走、异地商会线上走等多种形式,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商协会、代表性企业进行复工复产、营商环境、“稳经济、保增长”、劳动关系监测、民企评议政府服务等调研,精准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面临困难,边调研边解决运输、供需、融资等一批问题,并形成一批调研成果,《长春市工商联开展民营企业复产复工调研汇报》和《长春市复工复产政策建议》《关于大力推进长春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建议》等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和表扬。高质量开展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监测调查,长春市工商联被评为全国工商联2022年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监测调查工作示范基层单位。
二、精准对接需求,稳步推进融资助企工作
全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加强与省、市各大银行机构联系合作,以需求为导向组织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创新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与13家省市银行联系合作,举办20余场银企对接会,近1000户民营企业参加对接,120余户企业贷款需求得到解决,贷款融资金额约10亿元。
三、加强政策传递,帮助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加大政策传递和政策宣传力度,多种途径宣传国家、省、市纾困助企政策60条,并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有关部门举办“长春市支持经营主体纾困24条”等六期政策解读线上宣讲会,指导帮助民营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累计1000人次参加活动。
四、深化“税商联动”,构建“亲清”和谐税企关系
加强税—商—企合作,与市税务局共同出台“税商联动”专项工作方案,成立双方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施搭建一个“税商联动”线上交流平台,推进税商业务、党建两个共建,打造税务专家、工商联志愿者、社会各界体验师三支团队,深化精准滴灌、问需问策、权益保障、融资助企四项活动的“1234”工作举措,组织助企惠民生 喜迎二十大”主题党日、搭建“税商联动”线上交流平台、开展“联合下企业、快速解难题”走访调研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税费政策推送和个性化服务。
五、建立协作机制,加强民营企业“法治护航”保障
充分发挥市工商联与司法机关联系沟通机制作用,对接市公安局服务企业专班,组织各商协会与属地公安部门建立服务机制,为服务企业搭建直联通道。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法企共建”,高效解决企业诉求。与公检法司共建长春市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几年来,共接到企业咨询30余次,办理维权诉求14件,长春市工商联与长春市司法局共建经验入选全国“工商联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联系机制典型事例(2021-2022)”。加强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与市人社局、市中级法院、市司法局等部门等5部门成立“长春市三方六家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中心”,提供法律咨询127件,法律援助11件,现场调解案件30件,相关“联合建立劳动争议三方六家多元预防调处”经验入选全国2023年“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实践百佳案例”。
六、助力市场开拓,推动产销对接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工商联资源优势,帮助全市民营企业实现“产销对接”“服务对接”“渠道对接”,重点打造东北三省首家工商联系统民营企业线上对接平台“民营企业供需平台”,目前,平台已入驻企业81万户,推广星级品牌21个,企业供需对接合同金额近30亿元。
七、快速响应诉求,推动解决民营企业诉求需求
建立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机制,与市委办公厅、市委统战部、市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助企微信群,打造经济服务升级版,不断延伸服务链条、健全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推动企业诉求及时受理、快速分办和有效流转,累计解决、流转企业在原料、运输、项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162项。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