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富锦市:做优“三大服务”实现“五个突破”,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机制创新做优“三大服务”:即企业服务中心、分中心实现“普惠服务”,部门企业家服务处实现“精准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实现“兜底服务”。实现“五个突破”:即在压实党委政府部门主体责任上的突破,在转变作风上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上的突破,在解决企业重大难点、热点问题上的突破,在服务重点企业到服务全量经营主体覆盖面上的突破,在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上的突破。
构建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覆盖”的企业服务格局
激活“神经末梢”,企业服务全覆盖延伸。富锦在全市13个乡镇街道、55个相关部门设立企业服务分中心和企业家服务处,构建全域服务网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矩阵,通过内部沟通流转机制,让企业到“一个点位”就能解决所有事,彻底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厘米”。
创新“中枢运转”,企业诉求全闭环管理。将企业服务中心作为核心大脑,对各部门企业诉求实行分类转办和台账管理,实现办理过程全程留痕、动态可溯。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各部门企业诉求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办,确保各项诉求按时办结。企业服务中心定期开展集中回访,以企业满意为唯一标准,对处理不当的诉求退回重新办理,形成“受理-办理-反馈-回访”的完整闭环。目前,累计向各部门转办诉求22件、跟踪督办4次、回访22次,回访满意率达100%。
实施“分级处置”,企业问题全兜底解决。严格实施“首问负责制”和“一把手负责制”,推动各部门以属责属地原则受理并解决企业诉求,需多部门协同办理或超出职权范围的复杂诉求,由企业服务中心按职能转办或牵头组织跨部门联席会议,通过集体会商研判制定解决方案;重大疑难问题,启动提级办理机制,按程序呈报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问题化解,确保企业事件件有回声。目前,已兜底解决象屿金谷农产有限公司厂区门前积水、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环评审批、立兴植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融资贷款等疑难问题8件。
升级从“基础保障”到“全域赋能”的服务维度
开辟线上企业家服务专区。在企业服务平台新增“企业服务之家”板块,将企业服务分中心和企业家服务处线下服务功能完整平移至线上平台,搭建“诉求提交-限时办结-结果公示-满意度评价”全流程智能分类线上通道,让企业诉求直达主体责任部门,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发展难题。
构建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指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政策制定宣贯“第一责任人”。通过企业座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深度对接企业需求,确保政策精准匹配企业痛点堵点,及时清理滞后政策。依托省惠企政策平台、政府官网、企业服务平台和政务新媒体形成政策宣传矩阵,充分运用图表、动画等可视化形式强化政策解读92次,第一时间向企业推送政策文件、解读稿和申报指南300余次。探索数字门牌“码上查政策”模式,辅导企业用好政策。建立政策执行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分析企业受益数据与实际效果,及时优化调整,切实发挥政策“赋能发展”的核心作用。
搭建全要素企业服务矩阵。富锦市以全省企业服务效能提升突破年行动为契机,持续推动与企业发展关联度较高的要素服务提级。在人才服务方面,精准摸排企业人才缺口,收录100家企业的1200余条用工信息,为后续政策匹配、招聘活动策划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模式。在金融服务方面,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建设线上金融服务专区,推出“粮农E贷”“寒地龙药贷”等金融产品,各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8.12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在法律服务方面,定期开展法治体检,开辟法援绿色通道,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革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的服务理念
变“企业上门”为“服务上门”。富锦市秉持“主动服务”的理念,变“企业上门”为“服务上门”,积极主动地了解企业需求。各部门通过实地走访、电话、政商活动等多种形式,主动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实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精准摸排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问题。做到“能够现场解决的坚决不带回部门,能够一天解决的坚决不拖到三天”,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如,针对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走访中提出的外包装合规指导需求,企业服务中心第一时间联系市场局与企业约定时间前往现场指导,并对企业提出的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需求给予了现场解答反馈。
变“短期应对”为“长效治理”。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通过部门协同、分级调度、高位推动等方式破解复杂难题;定期开展诉求办理“回头看”,针对企业重复反馈、整改不力的问题启动专项督办,推动诉求解决从“有回应”向“高质量办结”升级。同时,强化事后问题复盘提升,将企业同质化诉求较多或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梳理形成改革任务清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谋划破解路径,将单个问题解决做法固化为体制机制完善,实现解决“一件事”变解决“一类事”。如,对诺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的职工工伤保险报销难问题,协调卫健、人社等部门与富锦市中医院签订工伤定点医院协议,从制度机制层面一次性为全市企业职工工伤救治及报销带来便利,解决企业“烦心事”。
变“软性要求”为“硬性约束”。建立服务企业奖惩机制,强化考核督导,由企业服务中心定期对各部门企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企业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的,报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倒逼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主动作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