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调解助力营造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重庆市江南商事调解中心:创新打造商事调解中心推动民企纠纷多元化解
重庆市江南商事调解中心成立于2020年12月,是经南岸区工商联批准,区民政局登记设立的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商事调解组织。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蹚出了一条“市场要素+专业力量”化解商事纠纷的新路子,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便捷的调解法律服务,有效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创新打造“一站式”纠纷调解平台
调解中心加强与人民法院、司法机关以及人社部门的配合协作,推动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仲调对接,实现了从纠纷的受理、调解到司法确认的一站式、全流程办理。调解中心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经南岸法院司法确认和劳动仲裁的仲裁确认后,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经公证处赋以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也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升了调解协议的履行效率和实质化解纠纷的效果。
同时,创新“互联网+调解服务”的模式,建立数字化“一站式”智慧调解系统,实现调解案件批量上传、语音通话、视频调解、录音录像自动存储,可语音识别生成调解笔录、一键生成调解协议、一键生成司法确认申请书;调解系统与南岸、渝北等区的多家公证处“线上公证系统”对接,实现调解协议线上即时赋强公证。与区人民法院共建云上共享法庭出庭点,实现远程开庭审理、调解协议线上司法确认无缝对接。
立足“多元化”,建立商事纠纷源头排查治理机制
中心还积极延伸服务网络,加强对商事纠纷的源头治理。依托南岸区工商联、区司法局、律师协会建立的“万所联万会”机制优势,构建了“1+N”工作模式,以“重庆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为主体,在镇街商会、行业商会设立24个调解室,并配套组建24个顾问团队,分片负责,提供法律风险咨询、法律实务培训、知识产权保护指引等服务,定期开展“法治体检”等活动,对纠纷进行排查、监测、预警。
调解中心组织调解员送法进企业,为企业提供法律指导、调解服务,“一对一”开展以案说法、法治讲座和法律实务培训近100场,提供法律咨询1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企业经营管理风险。
聚焦专业化和规范化,提供优质解纷服务
调解中心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建立了一支适应商事纠纷调解特点的专业化调解员队伍,聘任56名资深律师、退休法官、商事仲裁员、劳动争议仲裁员、公证员、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担任专业调解员,同时聘任企业家、基层商会协会会长等30人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企业精准提供调解服务。
调解中心还聘任了60名调解助理,经过专业培训后,开展辅助办案工作,大幅提升了调解的工作效率。同时,为规范调解中心的运行管理,调解中心制定发布了《调解中心调解规则》《调解员聘任及考核管理办法》《调解员报酬给付管理办法》《调解员守则》《调解助理员职责》等相关规章制度,规范指导调解员及调解助理言行,促进调解工作有效进行。
2024年,来自江苏宿迁某公司和广东深圳某公司,因160余万借款发生纠纷,申请江南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凭着专业的法律知识及调解能力,经调解中心线上调解,这起跨地域涉企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建立无偿和低价有偿分类服务机制
按照市场化运营模式,分类采取免费、调解成功后收费等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商事纠纷调解服务。对工商联会员企业、法院委托调解案件免收调解申请费,调解成功后按诉讼费的30%-50%收取调解费;对劳动争议纠纷调解案件,免收调解申请费和调解费;对标的金额小、数量大的数字金融纠纷、物业欠费纠纷等批量案件,免收调解申请费,调解中心按调解结果事后收取调解服务费。
通过低价有偿调解服务,降低了民营企业解纷时间成本、诉讼费用成本和司法行政成本。如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涉及标的金额1700余万元,调解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所用时限仅为诉讼时限的8%,收取调解费用4.1万元,为企业节约诉讼费13万余元。
办好一个案子,化解一个矛盾纠纷,赢得的是党委、政府的赞,温暖的是企业家的心。调解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纠纷调解服务,已成功调处商事案件3000余件,调解中心于2023年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中工作突出商会调解组织。下一步调解中心将坚持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优服务提高解纷效率,努力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