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民营经济综述>民营经济视点

中华工商时报:为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

发布时间:2025-09-30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9月26日,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知名民企助力陕西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发布了2025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榜单,民营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系列典型案例、商会团体标准“领先者”名单等,展示了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赛道上的澎湃动能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新时代以来,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实践发生了深刻变革,创新范式从模仿追随迈向并行引领,创新领域从应用拓展转向基础突破,创新方式从单点突进变为系统布局。在这一系列深刻变革推动下,我国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水平持续提升、科技领军企业加快培育成长,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民营经济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由62.4%扩大至92%以上。
  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支撑高质量发展,都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建设科技强国这一宏伟目标中,广大民营企业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新使命、新任务。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广大民营企业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既要充分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的条件和机遇,特别是利用好科技现代化取得的一切优秀成果,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大显身手,更要注重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用,在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展现新作为,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同时要看到,与国际领先水平、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以及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相比,我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高质量科技供给仍然不足,缺乏“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还不牢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还需加强,企业在科技项目立项、资源分配以及重大科技专项的决策中参与度较低;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较低等。加上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集中涌现,引发链式变革。这些都对民营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
  广大民营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部署,遵循科技创新规律,顺应科技创新趋势,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科技领军企业要加快提升国际科技竞争能力,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产业生态营造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小企业要聚焦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向“专精特新”发展,在细分领域精做深耕,培育更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小巨人”。各类企业要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
  站在新的起点上,广大民营企业要把握时代机遇,勇担创新使命,以敢为人先的锐气、上下求索的执着、开放协作的胸襟,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坚定前行。当千千万万个民营企业的创新星火汇聚成炬,必将助力科技强国建设的壮丽征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劲持久的创新动能。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