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工商联:助力“双循环” 聚焦新发展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区委“重点工作攻坚年”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民营经济领域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助力推进“六保”“六稳”各项措施落地,牢固把握“两个毫不动摇”大政方针,努力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实施“搭桥铺路工程”、“政治引领工程”,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强化政治引导,凝聚发展共识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摆在首要位置,举办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凝聚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到“十四五”发展大局上来。
二是大力实施党旗飘扬促发展工程。抓组织建设。更新区工商联非公党委“两新”组织党务工作人才库,并从中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7人,联系指导17个“两新”党支部。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备案和培训工作,2020年新备案入党积极分子9人,其中,非公企业6名,社会组织3名,并同步完成发展党员网上纪实公示系统的录入使用工作。抓工作规范。严格落实“主题党日”活动,每月5号组织各党支部按照“7+X”模式落实好规定动作,认真开展书记讲党课、主题研讨等活动,并引导各支部开展“齐‘新’协力,共同战‘疫’”活动,实现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同落实、共推进。抓品牌打造。实施“先锋助企”行动,打造基层党建工作重点突破项目,制定了抓党建突破项目实施方案、目标任务及活动内容,推动“先锋助企”行动实施。4月23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党建品牌创建现场会议在垦利区成功召开。
三是深入开展与民营经济代表人士谈心活动。工商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企业“一对一”谈心等,向民营经济代表人士传递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宣传中央、省、市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了解各代表人士企业发展情况、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对全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发展信心、谋划创新发展,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中助力全区经济发展。
二、适应疫情新形势,精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会员培训力度和深度。组织召开“工商联大讲堂”降本增效专题讲座,全区30余家会员企业共计50多人参加培训,为企业突破传统思维、实现创新发展提供思路。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开展网上培训,组织会员企业收听收看北京百年明德讲堂网上讲座,参加培训人员近300人次,帮助企业解读政策、了解市场、提振信心。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参加儒商精神培训班、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会、民营企业境外疫情防控专题讲座、后疫情时代“走出去”企业风险管理培训班等活动,有效帮助企业家明确了转型升级思路,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二是构建区域“内循环”体系。发挥联系行业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的优势,努力推动供给侧、流通侧、需求侧融合互通,最大程度地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帮助销售垦利区各类农产品总金额600余万元。
三是聚焦聚力招商引资工作。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工作的重头戏和主抓手,创新招商活动。以省外为重点区域,不断扩大招商人脉网络。今年以来,努力克服疫情困难,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20余次,引进山东奥朗斯顿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3000吨/年压力容器制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建设完成,成功引进东营市洲鑫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等19个税源型项目,积极对接宏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新型化学助剂生产项目、康瑞集团技改项目、尚慧农业合作贸易项目等10余个。
四是高度重视调研宣传信息工作。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等开展调研,撰写调研报告3篇,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7篇。积极宣传民营企业在疫情防控、精准扶贫、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在各类媒体发表宣传信息稿件38篇。
五是建立工商联界委员联系会员制度。按照会员企业所属地域和行业特点,将56家重点会员企业划分为7个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担任召集人。每个小组定期组织小组论坛、小组协商、小组学习、小组调研等活动。联系内容主要包括宣传政策、反映诉求、促进履职、征求意见等。促进了工商联会员企业之间的联系,搭建了会员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
三、注重拓展服务平台,提升工作水平
一是打造云上数字新平台。开展云办公,引导会员企业转变办公模式,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69家会员企业开展网上办公、网上推销、网上签约、网上洽谈;开展云培训,联合省内外网上培训平台开展工商联会员培训教育工作;开展云销售,联系太+、科讯、直采源等多家网络平台帮助会员企业线上销售产品,小欢猪、赤松茸、景明虾皮、美吉客代餐奶昔等走上了好品中国直播平台,先后开展直播活动6次,为17家企业销售产品102.1万元。
二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深化“银行+商会+企业”效能。延伸“银企直通车”工作触角,组织召开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恳谈会4次,与人行垦利支行签订《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探索实施“五个一”(一份企业需求名单、一个线上银企对接平台、一份融资成功企业清单、一份合作倡议、一支企业融资服务专员队伍)工作法,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三是搭建法治服务平台。区委统战部、区委政法委、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工商联、区司法局6部门联合发文建立《关于依法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联系机制》。明确了整合服务资源,提供优质法律保障;聚焦机制引领,畅通信息服务渠道;扩大宣传覆盖,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等工作措施。为7家民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开展“服务‘六稳’‘六保’ 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10位民营企业代表走进垦利区检察院,倾听民企呼声,增进司法认同,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护航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是搭建服务社会平台。继续深入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和“百企助百村”振兴行动,与贫困村结对民营企业开展帮扶活动16次,捐款捐物18.2万元,做好东西部扶贫工作,向重庆酉阳县捐助扶贫资金10万元。做好扶贫台账互检工作,完善档案资料。全力迎接省扶贫验收工作,确保验收成果。疫情期间,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弘扬爱国情怀,彰显新时代民营企业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广大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来,为抗击疫情贡献爱心和力量。79家民营企业、商会组织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400多万元。
五是搭建人才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活动6次,联合区人社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总工会开展2020年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开展线上招聘活动19次、线下招聘活动11次,参加企业共计427家,提供岗位1800多个,签订就业(意向)协议930余人,发放就业政策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力推进了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开展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技术需求统计,统计需求信息26项。
四、深入推进“四好”商会创建工作
一是以党支部为核心,统领商会发展全局。实行商会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商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党员会长担任支部书记,实现会长、书记一肩挑,同时担任商会统战工作联络员。各商会支部将10名商会骨干发展为党员,开展“黄河口先锋”“一个党员一面旗”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红色引领商会和实体企业健康发展。
二是以商会为主体,发挥商会服务职能。商会紧紧围绕在党支部领导下,利用自身职能开展工作,发挥协调纽带作用,帮助解决会员企业、职工的急切诉求。针对会员企业融资难题,永安商会积极协调政府和银行,三方共同设立“助保贷”项目风险补偿金,累计已为会员企业提供1.5亿元过桥资金。餐饮商会组织地摊夜市,30多家会员企业参加,繁荣了夜市经济,促进了会员增收。装饰建材商会组织开展展销会2次,销售总额达3000万元。商会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先后到青岛、深圳等地开展交流活动4次,请进来活动5次。
三是以实体企业为补充,提升商会自营能力。为实现以商养会,发展商会经济,各商会探索组建商会所属的实体企业。实体企业是商会(非营利性)职能的补充和延伸,在商会的指导下搞好生产经营,为党支部和商会运转提供资金支持。永安商会主导成立黄河口大闸蟹交易中心,入住个体工商户130多家,组织7家会员企业成立尚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物流商会成立东营诚成物流运营有限公司,主线危险品运输业务,完成对接990余万吨,营业收入3157万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