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9月15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工商联)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在北京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安民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王毅共同出席签字仪式并签署协议。
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海外市场需求下降,我国众多民营出口企业面临海外订单减少、出口收汇风险加大和库存增加的局面。由于国外买家的偿付能力下降,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信用风险增大,为保住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民营企业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不断深化、需求也日益强烈。中国信保则快速响应全国工商联会员企业稳定出口的需要,着力满足民营企业的投保需求,积极为企业解决“有单不敢接”和“有单无力接”的问题。通过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全国工商联与中国信保将携手为全国工商联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信用风险管理和国内外贸易保障服务,支持民营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双方将从六个方面全力支持全国工商联会员企业发展:
一是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工商联会员企业及其直属商会充分利用与国内外贸易与投资相关的信用保险。信用保险支持的范围包括:对外贸易,境外投资与资源开发,对外工程承包、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国内贸易与投资等。
二是积极推动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促进工商联会员企业及其直属商会的国内外信用销售。主要支持的业务品种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项目险;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便利;海外商账追收;专业资信调查报告、行业分析报告、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咨询服务;积极为工商联会员企业提供创新服务。
三是将银保合作方式向全国工商联投保企业开放,以促进企业充分利用银保合作模式,与各银行合作,获取融资便利,缓解资金紧张和“有订单无力接”的问题。
四是对工商联会员企业投保的海内外买家进行独立风险评估,及时向投保企业反馈评估结果,通报海内外买家的信用信息等;积极为工商联推荐企业提供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和风险管理建议书。五是为工商联会员企业安排理赔绿色通道,实施快速理赔;优先使用新产品和服务,并针对推荐企业的特殊风险管理需求,量身定制产品组合。
六是协助工商联会员企业建立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机制,积极提供有效的贸易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措施。
作为联系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截至2009年6月,全国工商联共有会员2377023个,其中企业会员953761个。全国工商联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组织、机构、商会、企业等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中国信保作为专业的信用管理机构,截至2009年8月,中国信保已累计支持我国企业国内外贸易和投资2300多亿美元,为数千家出口企业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险服务,为数百个中长期项目提供了保险支持。同时,中国信保还带动110多家银行为出口企业融资约40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信保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基本覆盖了全球贸易市场。作为我国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已成为中国民族产业“走出去”的坚强后盾。提升我国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全国工商联与中国信保的共同目标。
全国工商联孙安民副主席表示,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是工商联的重要任务。工商联拥有庞大的企业资源,充分利用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平台为企业服务是工商联当前要研究的课题。他希望通过搭建合作平台,将工商联的会员企业资源与中国信保的技术资源、资金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双赢。双方将以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为契机,进一步开发多元化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将信用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到会员企业管理中,为会员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在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背景下,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推动,有全国工商联和中国信保的通力合作,我国对外经济事业将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