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法律部赵宏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2年2月14日—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北京联合召开“促进集体协商和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国际研讨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邱小平司长、国际劳工组织管静和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调解仲裁司、国际合作司,全国工商联法律部,中国企业联合会雇主工作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工资研究所、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国际劳工组织有关人员及专家共计30余人出席会议。全国工商联法律部赵宏部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邱小平司长着重从立法的发展历程、基本框架和存在的问题三方面,介绍了中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法律制度框架,并结合实践提出了不诚信等问题的解决途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刘燕斌所长从完善集体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出发,深入分析了中国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集体协商机制的思考和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常凯所长在分析了当前中国劳动关系的基本特点和趋向,中国集体劳动争议的特点之后,介绍了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劳动关系运行的简单逻辑,比较了不同类型的集体争议及处理机制,并就目前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状况及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集体争议处理机制的设想。
国际劳工组织专家李昌徽介绍,国际劳工组织一直致力于通过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来促进社会和谐,在这方面国际劳工组织可以提供建立和改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方面的技术援助,他阐释了国际劳工标准在避免和解决集体争议方面的作用。
国际劳动组织就业和劳动关系部劳动法专家柯瑞妮的发言题目是处理集体争议的法律和体制框架的国际经验,在发言过程中,她介绍了促进集体协商的法律和制度安排的国际比较分析以及对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处理机制和法律法规的国际比较分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关系司赵国君副司长结合考察澳大利亚实际,对澳大利亚的劳动关系调整进行了详细介绍。在澳大利亚的劳动关系立法情况、协调劳动关系部门及职能作用、集体谈判与产业行动的介绍之后,他还就集体协商层级问题、“诚意协商”制度、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解决集体争议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建议。
全国工商联法律部赵宏部长在会上发言指出,在非公有制企业成为用工主体,小微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现状下,工商联组织如何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引导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大重心。我们将继续加强劳动关系领域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参与相关立法工作研究,结合调研成果有针对性的提升非公有制小微企业参与集体协商的能力。
此次国际研讨会节奏紧张、与会各方代表共同就促进集体协商和处理集体协商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