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政策文件>全国工商联

关于印发《2025年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工作指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6-25 信息来源:办公厅 字号:【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文件

全联厅发〔2025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商联,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直属商会: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走深走实,现将《2025年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落实。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办公厅

2025年3月31日

2025年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工作指引


  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是民营中小企业的优秀代表,是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构建全方位、全要素、全周期的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支持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现制定2025年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简称“赋能行动”)工作指引如下。

  一、优化选树标准,发掘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

  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简称“创成型企业”)具有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管理基础扎实、经济效益优、成长前景好等特点。各地工商联可参考《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国家标准GB/T41464-2022)等文件标准,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联系服务,持续发掘潜力企业,通过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系统”开展相关企业入库工作,扩大赋能行动覆盖面。优质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工作中各地推荐企业将统一纳入到创成型企业库中。

  【参考案例】浙江省工商联建立企业梯次培育名录。广州市工商联开展百家新锐企业培优计划。重庆市渝北区工商联开展“双倍增”行动计划。

  二、突出问题导向,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宣贯涉企惠企政策,深入了解创成型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掌握政策落地落实遇到的梗阻,紧扣创成型企业特点开展相关研究,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政策精准落地和问题解决,完善企业反映问题建议诉求办理工作机制。

  【参考案例】山西省工商联开展“送政策、访实情、强信心、促发展”大走访大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建立“热线+工商联”双渠道受理民营企业诉求一站式服务平台。深圳市工商联采取“走访+座谈+诉求办理”模式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三、强化金融支持,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召开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有关要求,执行好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下大气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全国工商联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倡议书》,不断深化与各金融机构总对总合作,通过共建优质民营企业名录、探索建立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用好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强化金融支持;会同黑龙江、江苏、广东等省级工商联举办创成型企业融资路演、赋能对接系列活动。各地工商联要深化调查研究,加强工作协同,搭建对接平台,会同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行性和便利性,引导创成型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完善治理结构,重视信用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参考案例】河北省工商联打造数字工商联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服务。上海市工商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八部门联合开展“上海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月”活动。重庆市工商开展民营企业融资专项对接活动。陕西省工商联成立陕西省总商会金融工作委员会。苏州市工商联推动成立苏州市金融业商会。

  四、打造创新生态,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举办2025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大会,发布研发投入前1000家民营企业创新状况报告,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发明专利500家榜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典型案例。深化与教育、科技、工信、科协等部门的协作,引导有条件的创成型企业面向高校院所发布技术研发需求,与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或研发机构,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参与国家创新平台基地和创新高地建设。推动工商联所属商会与科协所属学会合作,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充分发挥商会作用,拓展商会服务职能、增强商会服务能力,建立服务会员企业科技创新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参考案例】全国工商联会同科技部指导小米集团牵头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长三角企业家联盟组建14个长三角产业链联盟。福建省工商联推动构建民营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山东省泰安市工商联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组建产业链商会。四川省科技装备业商会构建八大服务平台。

  五、 搭建服务载体,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举办“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促进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链主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举办民营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活动,引导创成型企业积极投身“人工智能+”行动,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关注新技术应用场景创新的重要价值和新经济企业发展的需求,努力推动本地区有关场景创新工作政策出台、应用场景开放等。举办新兴领域技术产品供需对接等活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搭建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交流平台,支持服务企业走出去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引导民营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

  【参考案例】京津冀三地工商联、国资委共同举办握手对接会。重庆市工商联发布国企民企协同发展项目。江苏省工商联开展“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联主办武汉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市工商联连续多年组织民营企业参展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打造场景项目、促进企业成长、培育未来产业。

  六、加强标准引领,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举办民营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大讲堂,开展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活动,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团体标准“领先者”制度。各级工商联应按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有关要求,因地制宜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引导创成型企业参与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推广首席质量官、标准化总监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案例】湖南省工商联开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比武活动。上海市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标准化总监高研班。青岛市工商联开展标准化赋能“青岛优品”发展行动。

  七、注重人才培育,优化人力资源服务

  举办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新时代“两个健康”赋能、民营企业家科技创新战略研讨等培训班,培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的高素质民营经济人士队伍。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支持创成型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人才培养,持续开展“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深化与有关部门协作,举荐企业科技人才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和人才奖项计划,支持企业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合作,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个性化人力资源服务。

  【参考案例】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办新时代“两个健康”赋能研修班。河南省工商联实施中原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江苏省工商联开展江苏民企进高校“‘三个一’+X行动”。广东省工商联参与构建适企人才评价体系。浙江省温州市工商联深入实施“青蓝接力”培养计划。湖北省黄石市工商联实施多项人才校企共育共享计划。江西省赣州市工商联推动出台“赣州新时代人才政策100条”。

  八、引导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治理能力

  结合开展工商联执委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引导创成型企业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完善内部风险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健全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参考案例】河南省工商联推动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并参与工作专班。广东省工商联开展“助力完善中国特色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内部治理现代化”专题调研。浙江省工商联发布《浙江省民营企业廉洁合规建设指引》。

  九、强化数据支撑,提升赋能工作质效

  充分发挥全国工商联“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系统”和“网上工商联”综合服务平台作用,以“双向”数字赋能提升工作效能。分级分类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企业库、赋能机构库、项目库、人才库,发挥数据支撑作用。加强多维度数据的采集整理,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双向”赋能工作精准度、实效性。

  【参考案例】浙江省工商联打造“浙商在线”数字化工作平台。云南省工商联启动“数字工商联”综合服务平台。四川省工商联联合多部门编制发布“民营经济税电指数”。江西省工商联建立全省民营经济研究智库专家和智库基地数据库。

  十、加强组织保障,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工商联要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推动政策落地落实;加强与本地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信、商务、市场监管、税务、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带动所属商会、行业委员会等形成工作合力;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展特色鲜明、富有实效的赋能活动;加强与媒体合作,宣传推广亮点工作,不断提高赋能行动影响力。全国工商联将加强对地方工商联的工作指导,持续在《工商联工作——推动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专刊》刊发各地工商联及商会有关经验做法,共同推动赋能行动走深走实。

  联系人

  经济服务部:李强强 010-58050714,刘小青 010-58050708

  信息中心:  徐  格 010-58050577

  

  附件: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系统说明

  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系统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填报、推荐单位审核等功能,网址为:https://yymhhw.acfic.org.cn。注册并登录系统后,在系统首页“工商联专栏”中选择“创新型成长型民营企业赋能行动”进入申报界面。

  1.企业注册并申报信息。各级工商联和商会广泛组织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注册填报。企业需在信息系统上注册登记企业基本信息,在线提交申报信息。

  2.企业申报信息审核。企业完成网上申报后,由相应的县(区)、市级工商联和商会组织登录信息系统,对企业信息进行在线审核、逐级推荐,由省级工商联及全联直属商会审核后推荐至全国工商联。系统为各级工商联及全联直属商会分配了账号和初始密码并已下发。各级工商联和全联直属商会及申报企业均可登录系统实时了解审核情况。

  3.企业赋能机构推荐。各级工商联和商会推荐企业赋能机构,需组织填写企业赋能机构推荐表,将推荐表电子版及有关补充材料等由省级工商联或全联直属商会统一发送至电子邮箱(liqiangqiang@acfic.org.cn),并由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负责审核入库。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