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黑龙江省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召开
在民营经济成为黑龙江省GDP增长“半壁江山”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省工商联锚定“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由黑龙江省工商联联合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司法厅、省法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黑龙江省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在哈尔滨召开,同步总结2025年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季”活动成效,通过政策落地、协同服务、企业治理三维发力,打造民营经济法治建设“龙江样板”,彰显出新时代工商联组织服务民营经济的先进性、时效性与突破性。
高规格协同:构建民营经济法治保护“共同体”
作为贯彻落实全国第六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大会精神的关键举措,本次大会以“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推动深入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主题,创新采用“主会场+分会场”形式,汇聚省市县三级执法司法机关、工商联、商会及企业家代表450余人,规模与覆盖面较首届实现翻倍。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王淑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等五部门分管领导共同出席并部署工作,形成“工商联牵头、多部门联动、全链条覆盖”的工作格局。
大会突破性发布“三大典型清单”:通报全国工商联推广的8个龙江典型案例,同步发布省级层面22个法治民企建设典型做法、40个权益保护协同实践案例及40个“法律服务季”经验做法,其中牡丹江市总商会调解案例、省福建总商会多元化解服务站等4个案例入选全国标杆,飞鹤乳业“依法经营管理体系”、宝泰隆公司“合规护航机制”等企业实践成为行业范本。这种“国家+省级”典型案例同步推广的模式,不仅展现龙江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扎实成果,更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龙江经验”。
品牌化服务:“法律服务季”破解企业发展“痛点”
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黑龙江省工商联联合四部门打造的“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优环境强法治解难题”等四大专项行动,形成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品牌矩阵”,以时效性服务回应企业急难愁盼。数据显示,活动期间累计开展联合走访165次,为1385家企业提供“法律护企”服务,完成846次“法治体检”,化解涉企纠纷981个,平均每2天就为5家企业解决法律难题。
各部门创新举措亮点纷呈:省高级人民法院建立“安商益企”机制,让司法服务更贴合企业需求;省检察院开展“平等护企365”行动,3项核心机制、6类专项服务实现全年无间断保护;省司法厅全国首创“亮码入企”行政检查机制,对5377家检查主体全流程监督,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基层实践同样亮眼,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成立“鹤知锋声”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大庆市让胡路区法院铺设“法治专线”,鸡西市滴道区检察院将涉企案件办案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以“精准化服务”让法治红利直达企业。
长效化赋能:推动民营企业治理“现代化”
着眼民营经济长远发展,黑龙江省工商联率先出台《推进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工作实施方案》《民营企业清廉合规建设实施方案》,以“关键少数”带动“整体提升”——选取省市县三级工商联执委企业作为试点,占比超30%,同时实现非执委企业试点市地全覆盖。大会现场,鹤岗市委市政府分享“市级统筹+制度激励+党建引领”经验,哈尔滨市工商联介绍“建强制度根基、筑牢合规防线”实践,九洲电气、和粮农业等企业代表交流现代化治理心得,省工商联副主席胥军代表企业家发出“推进治理现代化、自觉守法善经营”倡议,迅速引发行业共鸣。
如今,法治已成为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加分项”。2024年黑龙江省实有民营经济主体达325.5万户,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1%,营商环境评分中法治环境位列五大维度之首。下一步,省工商联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机制,不断优化法律服务季的推进工作,通过线上专栏推广典型案例,推动法律服务向县区延伸,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民营经济新动能。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