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钦敏主席在河南调研时强调商会建设要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
2014年7月30日至8月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率全国工商联调研组赴河南省就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商会建设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在郑州听取了河南省工商联商会建设情况汇报,走访了省房地产商会、江苏商会、郑州市钢贸商会,与省、市民政部门和郑州、开封、洛阳市及部分县级工商联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调研组一行深入三门峡市和许昌市,召开了市县工商联负责人座谈会、商会负责人座谈会,实地走访了三门峡市工商联机关、山东商会、青年企业家商会、湖滨区崖底街道商会、速达公司和许昌市襄城县城关镇商会、市快速消费品纺织品商会、许昌县城南商贸物流园区商会,并与部分商会会长进行了个别访谈。
调研中,王钦敏充分肯定了河南省各级工商联在加强商会建设、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要求各级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强对商会建设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坚持“三性”有机统一,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健康发展;在走访商会过程中,王钦敏对商会在开展行业自律、服务会员、发展经济等方面所做出的积极探索表示赞赏,他希望各类商会要按照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的要求,明确自身定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主动作为、有效服务,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钦敏指出,商会是工商联的组织基础,是工商联工作的重要依托。工商联所属商会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的中国特色商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治引导功能。必须坚持“三性”有机统一、融合发展,这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三性”有机统一是工商联工作的基本特征,促进“两个健康”是工商联鲜明的工作主题,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也必须坚持“三性”有机统一的基本特征和服务“两个健康”的工作主题,两者互为依托,不可分割。
王钦敏强调,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提出的政社分离,指的是政府机关和相关社会组织的“脱钩”,工商联不是权力部门,工作手段主要是服务,与商会之间不存在“脱钩”的问题。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与商会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工商联与商会之间的组织关系和工作联系不能切断,也不能疏远,而是要不断加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商联要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商会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
王钦敏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两个健康”,工商联和商会要苦练内功,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形势下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建设、工商联职能定位和作用发挥、商会自身建设和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等新课题研究,紧跟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学习政策、吃透政策、打牢基础、主动作为。要加强商会的领导班子建设,选好会长、秘书长,积极探索以会养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办会模式,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通过服务凝聚力量。
王钦敏强调,工商联商会要转变思想观念,通过提供行业公共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搭建服务平台,拓宽行业和区域的发展空间。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尝试,如:制造业加工服务、工业产品设计服务、产品检测检验服务、技术开发服务、产品营销批发服务、商务代理服务、金融租赁担保服务、物流仓储服务、行业和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工程服务、农业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监管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法律咨询和维权调解服务、第三方评估服务和产业服务平台服务等等。工商联要积极支持商会搭建各种服务平台,帮助商会解决在参与公共服务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引导和提升商会在市场化条件下求生存、谋发展的能力。
王钦敏非常重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情况,每到一处都具体了解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座谈会上,专门听取了省、市、县工商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汇报。走访基层商会期间,不时询问商会会长和企业家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他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商会同企业家联系最为紧密,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最集中的地方,是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工商联要持续深入开展以“四信”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主体作用,注重教育实效,切实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对社会的信誉。
期间,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史济春会见了王钦敏一行。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梁静,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杨京伟等陪同调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