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全联要闻

携手华商共促民企“走出去”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3-10-14 字号:【

9月25日,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最受关注的主题论坛之一"携手华商共促民企'走出去'"分论坛在成都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出席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与华商发展的新机遇》。分论坛期间,全国工商联首次发布《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控制与投资指南(拉美篇)》,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专业化服务。

王钦敏在演讲中指出,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共同探讨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问题,探讨海外华商在民营企业"走出去"中的角色、作用和面临的新机遇,进一步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借助海外华商的独特优势走出国门,拓展事业,并深化与海外华商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

王钦敏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属于加工贸易型、能源消耗型和资源依赖型,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速转型升级,努力从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转变,从资源消耗和投资驱动向资源节约和创新驱动转变,从传统产业低端低附加值向现代产业高端高附加值转变。十八大以来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在政策上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转型升级。

王钦敏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培育一批拥有行业标准、核心技术、国际品牌和产业链衔接的中国跨国公司。从企业角度讲,一些民营企业已经具备了进入国际市场的能力,需要"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加剧,结构性产能过剩、成本优势减弱、环境压力增大等国内外因素的制约,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走国际化道路,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因此,民营企业"走出去"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王钦敏说,近年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并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对外投资方式由早期的开设"窗口"发展到绿地投资、股权投资、跨国并购、境外上市、工业园区建设等多种形式,经营领域从贸易、航运和餐饮等逐步拓展到生产加工、资源开发、农业合作、咨询服务等众多领域,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2万家,直接投资流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在对外投资主体中,国有企业占比9.1%,数量继续下降,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比重超过了70%,数量逐年上升,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额快速增加,所占比重也在逐年提高。联想、华为、万向、吉利、新希望、汉能、三一、万达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民营企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

王钦敏指出,民营企业"走出去",风险与机遇并存。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为民营企业产业调整和技术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尽快复苏经济,提出再工业化计划,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国内企业低成本收购兼并海外优质资产的机会增多;三是在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情况下,民企的所有制优势更加凸显,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更易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也更易被东道主接受和欢迎;四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技术创新能力较强,更易与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发生互动和双赢发展。

同时,虽然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势头越来越好,有意愿"走出去"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民营企业"走出去"总体上还处于投资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跨国经营业务范围较窄、对外投资数量和质量都较低的状况,很多民营企业信息渠道不畅,对国际环境了解不够,跨国经营经验不足,这些都阻碍了民营企业"走出去"步伐。

王钦敏称,要想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民营企业除了要加强自身建设,还必须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寻求外力帮助。海外华商遍布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手中拥有资金2万多亿美元。在中国"引进来"的过程中,海外华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带来丰富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海外华商企业在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一是借助海外华商熟悉驻在国国情和市场运作规则,对市场发展有相对准确预测和判断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把握投资方向,避免盲目投资。二是借助海外华商商业网络比较成熟,在驻在国人脉广泛,熟悉经济环境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更加顺利地进入当地市场,迅速打开营销渠道。三是借助海外华商了解驻在国民风民俗,与当地政界、商界有密切往来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消除文化差异,减少投资摩擦。四是借助海外华商具有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的优势,可以帮助中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

王钦敏认为,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海外华商有能力成为积极的引导者、有力的推动者和主动的合作者,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壮大事业。民营企业"走出去"将是世界华商发展的又一次机遇,希望民营企业与海外华商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新方法、新模式,也希望海外华商抓住民营企业"走出去"这一有利时机,发挥自身优势,为民营企业牵线搭桥,提供帮助,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旭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会长、科瑞集团董事长郑跃文,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四川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也分别做了演讲。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等企业家则结合企业实践介绍了"走出去"的经验。

杨钊表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自由港,对开拓国际市场很有经验,是内地企业走出去的理想平台。香港可以担当超级联系人的角色,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专业配套服务等。

刘沧龙认为,海外华商是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最好桥梁和合作伙伴,民企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建立广泛的人脉资源和商业网络,学习海外华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广泛联合伙伴,避免无序竞争,实现资源、利益的互利互惠。

南存辉的经验是"借船出海",他认为民企要充分利用国企的品牌、资金优势,结合自身的技术、产品、机制灵活的优势,双方共同拓展海外市场会变得更容易。

刘永好则分享了"产品从半价货到销量排名前三位"的故事。同时,新希望利用集团良好的品牌、信用,在海外组建了一个投资基金,由于淡马锡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参与,使新希望在海外进行投资并购时很容易获得认可,信贷成本也更低。

尹明善表示,力帆从做摩托车到做汽车,主要市场都瞄准海外。他笑言,在国内市场,力帆与拥有资金和市场优势的车企"巨无霸"没法竞争,只好""到海外去发展,通过勤奋付出打出一片天地来。他呼吁海外华商加强团结,共同拓展海外市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路、副秘书长王忠明分别主持论坛及嘉宾对话。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亿达集团董事长孙荫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科创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何俊明,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兴平,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冯月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汉宇,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钟家霖等出席论坛。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