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各地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扶持文旅企业有序复工
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制定减免税费等政策、加大线上培训力度……全省各地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出台政策举措提振文旅企业发展信心,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扶持文旅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有序复工开放,推动文旅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缓解旅行社经营压力。为帮助旅行社尽快取到暂退质保金,沈阳市最大限度简化工作流程,为旅行社和银行“牵线”,由旅行社与银行直接预约办理时间,截至2月27日,共为182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7746万元。丹东市紧锣密鼓着手暂退119家旅行社质保金,共审核通过69家旅行社网上提交的暂退质保金申请书,暂退质保金1732万元。锦州市简化工作流程,实行预约办理,增设办理窗口,增加承办人员,做到即到即办,一次性办结,已为26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344万元。铁岭市共有旅行社41家,拟暂退质保金448万元,已为24家旅行社暂退质保金266万元。
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全力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为提振行业发展信心,大连市在免缴社保、减免税费、金融支持、财政资金、岗前培训、政务服务等方面有力支持文旅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加快省市两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拨付流程,研究起草支持文化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葫芦岛市出台支持文旅产业发展七条政策,包括缓缴文旅企业社会保险费、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减免中小文旅企业房租、降低文旅企业用能(水电气)成本压力等。
开展在线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为文旅企业全面复工开放做好准备。鞍山市与“旅豆学堂”文旅在线培训服务平台合作,为450余名从业者开展为期21天的免费线上培训,同时开展中小企业带薪线上培训,已有49家文旅企业951人参加培训。营口市在做好暂退质保金工作、帮助生态采摘园解决水果滞销问题的同时,通过网络开展提质增效、培训管理等工作,组织全市文旅系统从业人员参加“共助文旅、抗击疫情”在线培训。
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抚顺市要求旅游经营单位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由热高乐园、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等9家4A级景区和友谊宾馆等4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做好开放营业示范。朝阳市全力做好宾馆营业工作,第一时间召开宾馆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明确开门宾馆五项主体责任,落实体温检测、消毒、登记、报告、提示、处置流程制度。辽阳市弓长岭区指导文旅企业与疫情防控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包保责任,指导推进景区、宾馆等复工复产。目前,弓长岭温泉滑雪场、辽宁一水云天温泉文化酒店等旅游企业有序开门营业。
“春台行动”49条举措推进旅游业发展
2月2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科学应对疫情开展“春台行动” 进一步促进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用49条具体举措精准对接旅游业防控解困,全力释放消费潜力,促进市场复苏繁荣,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省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借助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我省疫情中低风险区域的“洼地”效应,我省将积极抢占旅游业筑底反弹机会,主动适应疫后智慧旅游、在线消费、身心康养等新兴业态发展趋势,大力激发市场活力。据了解,“春台行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包括“报春行动”“丽春行动”“迎春行动”“驻春行动”4个子行动,涵盖旅游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其中,“丽春行动”将指导推动全省各级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和景区、星级宾馆等文旅场所有序开放,文旅企业有序复工,逐步开放乡村旅游,依法依规监管文旅企业复市后疫情防控情况。“迎春行动”中,我省将出台《扶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共渡难关的措施》;督促指导业内单位做好从业人员培训、设施设备检测维护、完善防控措施等准备工作;策划“拥抱自然、畅游辽宁”春夏季旅游活动,科学设置以自驾游、康体游、健身游、亲子游等内容为核心的产品体系。“驻春行动”重在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我省将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2020-2025)工程,实施辽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持续打造“雷锋辽宁足迹之旅”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省博物馆、沈阳故宫等文博单位开发旅游文创产品,推进非遗项目进景区展演展示常态化,在全省创建5个旅游主体功能区,打造10个文旅消费集聚区,推进冰雪旅游发展,重点培育盛京皇城等辽宁文化地标,精心承办“全国旅游日”主场活动,全方位持续推介宣传“发现辽宁之美 感受辽宁之好 我在辽宁等你”旅游形象品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