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江苏多地惠企政策频频出台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冲击,面对无情的疫情,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压力更大。值得欣慰的是,连日来,江苏多地惠企政策频频出台,为中小企业切实减负。这些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在企业看来是妥妥的"及时雨""定心丸"。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获商务部点名表扬,并在昨晚的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紧接着,盐城、泰州、徐州、宿迁等地也纷纷出台暖心措施,从减轻企业负担、落实稳岗用工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强化精准服务等方面,积极应对本次疫情对我省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冲击。
【苏"惠"十条】
全国率先出台政策,获商务部点赞
2月2日,"最强地级市"苏州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从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三方面,全力支持受到疫情影响、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助其渡过难关。据悉,这是疫情发生后全国首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被称为苏"惠"十条。对此,许多中小企业纷纷点赞:"苏州速度、苏州温度,这绝对是及时雨!"还有网友建议"其他城市抄作业!"
"苏州这个例子非常好!"2月3日,在国务院举行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特意点赞苏州及时出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做法。
2月4日中央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苏州市出台的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江苏省工商联餐饮业商会会长、苏州市餐饮商会会长陈素兴在采访中表示:苏“惠”十条全面涵盖了中小企业的需求,企业家很受鼓舞,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下充满信心,报团取暖、同舟共济,一定能共渡难关!
【盐城20条】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将联系对接中小企业1万家
2月3日深夜,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意见》。意见指出,要积极应对疫情发展变化,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人员就业、保障要素供给,积极帮助全市广大中小企业树立信心、减少损失、渡过难关,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在二十条意见中,包括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实施稳岗就业政策等。其中,还提到要强化重点企业扶持,除了生产疫情防控用品企业外,还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旅游、商贸、客运等服务行业,针对企业受损不同情况,给予一定的财政贴息支持。
盐城提出开展"服务进万企"活动,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网络、电子邮件及必要的实地走访等各种形式,联系对接中小企业1万家,掌握原材料供应、用工复工、资金周转、产品出口等实际困难,坚持 " 一企一策",提出操作性强、见效快的帮扶措施。
【泰州惠企“双十条”】
硬核政策每一条都靶向明晰、精准施策,“含金量”十足
泰州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抗疫情渡难关促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抗疫情稳外贸的意见》两个文件,“双十条”包含金融支持、援企稳岗、减轻负担……尤其是江苏省作为外贸大省,泰州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稳外贸十条,对于进出口企业是一颗定心丸。意见提出,对进出口企业开展贸易融资的,给予其融资成本80%的贴息;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压降成本费率,加大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对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进出口企业,本意见施行期间实际发生的推广费用给予全额补助等等。在保障防疫一线物资供应的前提下,对进出口企业所需的防疫用品给予支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进出口企业申报医疗器械进口资质。“双十条”每一条都靶向明晰、精准施策,每一条都“含金量”十足,彰显了泰州市委、市政府一心一意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更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拳拳真心,和以扎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将有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徐州21条】
为中小企业发展减负、赋能、护航,苏C,稳!
2月4日,徐州出台21条措施支持中小企业渡难关。措施提出,疫情发生后的三个月内,适度扩大《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规定的免税进口范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住宿等重点行业,各银行金融机构减免2个月逾期贷款罚息;减免因疫情原因发生重大损失的企业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针对企业受损不同情况,由财政给予2个月一定比例的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对因防控疫情需要扩大产能或技术改造的相关企业,给予15%-20%的财政补贴;给予企业职工一定比例的培训费补贴;对政府运营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内的在孵科技型企业及团队减免2个月的房租;对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等开通无须审批的快速通关绿色通道,采购疫情防控相关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可不执行政府采购规定的方式和程序。
【宿迁16条】
走出一条政策惠企的宿迁特色之路
就在今天下午,宿迁市政府发布《关于应对新型完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发展共渡难关的政策意见》,从加强金融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减轻企业防疫负担等四方面,共出台16条具体措施,并责任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行、市银保监分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供电公司等10个部门单位及各县区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特别是在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广“宿易贷”融资模式、为企业提供各项承保、保全、理赔业务、返还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援企稳岗、减免基本电费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共渡疫情难关政策惠企的宿迁特色之路。
【还有这些利好消息】
降低税负、金融支持 多部门陆续出台政策
抗击疫情,江苏各部门也在陆续出台政策,帮助企业渡难关。
其中,2月3日,江苏省税务局发布“税务 12 条”,为“战疫”一线送暖纾困。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全力支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生产、支持医疗机构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支持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等政策,还包括着力减轻受困纳税人负担、着力帮扶带动中小企业、着力稳定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等一揽子面向中小企业的纾困方案。
比如,在着力减轻受困纳税人负担方面。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主动关心受疫情影响的受困企业,提醒出现亏损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可在 10 年内弥补亏损,其他企业可在 5 年内弥补亏损。因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或发生严重亏损,纳税确有困难,并提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申请的,要及时办理。对因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旅客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以定额方式缴纳税收的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企业提出申请调整定额的,税务机关要及时进行调整,不达起征点的要免除其纳税义务。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客运输、餐饮、住宿等行业就业情况,及时辅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辅导符合条件的从事个体经营者和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企业,按规定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全力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金融服务等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要全力做好受疫情影响个人和企业的金融服务,对于受疫情影响还款困难的个人,合理调整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对于疫情影响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行业及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支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