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稳增长保就业 支持民企在行动>部委政策>金融财税

央行专项再贷款政策打补丁【金融财税】

发布时间:2020-02-28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在已设立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增加额度5000亿元

  ●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不能低于2.05%

  ●一年期LPR为4.05%,新增优惠贷款利率不能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0个基点

  为配合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银行近日宣布,应国务院要求,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要求资金向重点领域、行业和地区倾斜。其中,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分别为1000亿元、3000亿元,再贴现额度1000亿元。

  据了解,日前央行向六大行发出通知,要求新增优惠贷款利率不能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0个基点(BP),否则不予报销。2月20日最新公布的一年期LPR为4.05%,这意味着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不能低于2.05%。

  会议还要求,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要向重点领域、行业和地区倾斜,在现有支持领域基础上,重点支持复工复产、脱贫攻坚、春耕备耕、禽畜养殖、外贸行业等资金需求,并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旅游娱乐、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以及对防疫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此外,央行还明确要求,对尚未获得优惠贷款的企业,原则上只能由一家银行发放优惠贷款,对已获得超过一家银行优惠贷款的企业,原则上不得新增优惠贷款。

  谁能获得更便宜的贷款,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五部委已对贷款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由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制定“全国重点企业名单”,湖北、京沪等十省市的地方发改委部门制定地方重点企业名单。

  最初,九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六大行和三家政策性银行,向全国名单中的企业发放专项贷款,总额度为2000亿元;而十省市各自有三家法人银行,向地方名单放贷,这部分总额度为1000亿元。24日,央行下发通知,允许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大行向十省市的地方名单企业利用央行专项再贷款低息资金发放贷款,这部分贷款同时享受50%贴息,但仍计算在大行负责的2000亿再贷款额度内。

  在此之前,这六大行的地方分行只能给全国名单内的企业发放防疫专项贷款。而如果要向十省市地方名单内的企业发放贷款,则不能利用央行专项再贷款低息资金,也不能享受财政贴息。

  业内人士称,目前大行对发放抗疫再贷款的积极性相对更高。央行此举,有望提速抗疫再贷款的发放速度。

  据记者了解,从2月10日起,有约134家企业进入第一批全国名单,随后名单几次扩容,截至2月22日,名单已经更新多版,企业数量迅速扩至1600家。至2月24日,央行向银行发放专项再贷款近1000亿元,银行向企业实际放款约500多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抗疫再贷款提速的同时,也将一些上了名单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除了名。有媒体人士了解,在央行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协商之后,已有位列防疫重点企业名单的48家企业不再在专项再贷款名单之上。这意味着,银行将不得对前述企业进行专项再贷款的投放;如果银行已经对这些企业投放了贷款,这些贷款也不会得到央行的专项再贷款的优惠政策。据悉,此次被“除名”的企业,包括5家煤炭企业、5家城投平台、38家交通运输型企业,这些企业有的在全国名单上,有的在地方名单上。

  据了解,从2月10日第一版全国名单下发以来,目前全国名单已经更新至第八版。2月21日,全国名单上的企业数量,从第七版的876家增加了近1倍,覆盖了1600多家企业;而目前每个省的地方名单,也均有千家左右的企业,规模庞大。

  专项再贷款投放给防疫相关企业,用于救急、救命钱,特点就是便宜、快。全国名单及地方名单的企业,均可以享受央行再贷款补贴给银行、财政补贴给企业后的优惠利率,一年期贷款的实际融资成本,最终不超过1.6%。这已经低于一年期的2.1%国债价格50个BP(基点)。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