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 构建消费增长“热力图”

四川省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打造高品质、新时尚、多品味、国际化的“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构建全省消费增长“热力图”,为建设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2023年全省累计实现社零总额2.63万亿元,同比增长9.2%。
一、部门联动,推动商旅文体场景融合
四川省商务厅会同文旅、体育、民政等多部门制定“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五年培育方案,结合消费趋势变化,确定“潮品嗨购、不夜天府、味美四川、逸趣田园、和美邻里、乐游蜀地、数字生活、驾享未来、脉动健身、乐活康养”10大类培育方向,逐步打造供给丰富多元、商旅文体消费跨界融合的消费场景。
二、创新培育,引导消费场景提质升级
以“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培育为抓手,不断提升消费场景智慧化水平、业态丰富度、消费体验感。打造成都东郊记忆“不夜天府”消费场景,依托20万平方工业遗址空间,创新打造文创音乐、时尚潮购、演艺会展、旅游美食消费目的地,202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0万人次,营收同比增长超50%。打造中国西部家政产业园“和美邻里”消费场景,创建“老马爱家”一站式家政服务平台,带动就业4000余人次。
三、多维宣传,构建消费新场景“热力图”
制作“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热力图”,涵盖全省消费场景点位、介绍等信息,联合央媒、省媒及新媒体平台发布,多角度、全过程广泛宣传报道。在全国金秋购物节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启动仪式上发布首批40个“蜀里安逸”消费新场景,扩大消费新场景知名度。
四、省市贯通,加强消费新场景梯度培育
省级层面设立消费新场景项目储备库,建立常态监督、动态培育、宣传发布机制,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消费新场景建设。市州层面注重统筹协调,从建立培育机制、强化要素保障、营造良好氛围等方面出台支持消费新场景培育政策举措。县市区层面结合消费资源禀赋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打造各具特色的消费新场景。
相关链接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