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案例

广西:柳州民企描绘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整合优质农产品资源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27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秋分梯田稻染金,多彩白云烟袅袅。芦笙踩堂迎宾客,苗乡庆贺鱼粮丰。”秋分时节,一幅庆贺鱼粮丰收的生动画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枫木村展开。正值2022年“多彩白云枫木梯田”金秋烧鱼节,身着盛装的数百名苗族同胞吹芦笙、跳踩堂舞,用糯米饭、米酒、烤鲤鱼等特色美食喜迎各方宾客。

  此番丰收景象只是柳州市乡村振兴画卷中的一幕。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得益于柳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工商联的引导带动,柳州民企踊跃点染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科技创新赋能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越来越多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的“新农人”涌入一线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头活水,呀呀呜新农人团队便是其中之一。通过服务柳州融水大苗山一线的电商服务站和种养合作社,呀呀呜新农人团队深入挖掘和整合大苗山优质农产品资源,让更多有特色、有市场的农产品走出大苗山。

  呀呀呜新农人团队在白云乡成立了广西融水县多彩白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白云乡乡域品牌“多彩白云”系列特色农产品,采取“农产品电商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联合枫木村农户在枫木梯田里种植泉水鱼稻600亩。呀呀呜新农人团队免费向农户发放优质谷种,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泉水鱼稻产业“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呀呀呜新农人团队在融水县白云乡、大浪镇、环宝镇等多个乡镇采取“农产品电商公司+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分工模式,累计收购融水特色农产品837万元,为13个村集体经济增收73万元,带动41个农产品基地发展,带动611户脱贫户增收,为融水县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蓄好人才之“水”,养好发展之“鱼”。“融水金边禾花鲤”背鳍两侧有金黄色亮丽鳞片,是柳州市融水大苗山的特有物种。融水县融荣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坚持现代化科学生产管理,通过自身科技资本的投入,保护当地原生物种,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带动群众致富,实现村企结对双赢。

  该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2021年成功带动五个水产养殖合作社,累计带动融水县18个山区乡镇1836户农户(含脱贫户及残障农户)参与养殖产业,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同时,带动山外乡镇4000亩水库池塘养殖金边鲤,稻田养殖覆盖全县8.2万亩土地。目前,企业年产6000万尾以上金边禾花鲤种苗,年产金边鲤成品鱼500吨以上。

  立足山区实际与资源禀赋,融水县融荣水产养殖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带”合作创新工作,与国内科研院所通力协作,特别是与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共同研发出“小区式稻田综合种养殖”模式,实现由“稻鲤”单一模式扩大到“稻+螺蛳+泥鳅”“稻+罗非”等,有力推动金边鲤产业发展。同时,结合本地市场需求,筹建本土高山田螺保种场,打造“双千”稻田综合种养殖体系,积极融入柳州市“百亿螺蛳粉”产业布局中。

  用好红色资源

  广西逢吉粮油有限公司用好当地红色资源,采取“公司+红色教育+研学体验”模式,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前辈梧裕茂等同志曾在柳州市柳南区流山镇开设“逢吉粮油坊”作为地下党联络据点,为柳州解放事业作出积极贡献。2010年,该地被柳州市认定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

  2020年,流山镇全面脱贫。逢吉粮油公司为弘扬革命精神,主动盘活村镇闲置房产,重新修缮旧校舍,打造成流山镇革命历史展馆、文化研学基地。展馆整合廉政、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教育资源,在馆内设有红色文化教育展示区,通过实物展出、实景战场沙盘、大型显示屏等还原历史场景,让参观群众、研学师生浸润革命精神、涵养红色情怀。

  在馆外,企业流转粮油加工基地周边约2000亩土地,打造集农耕体验、党建示范区等于一体的红色文化研学体验区,推出中小学精品研学路线,设立农作物种植、粮油加工体验等区域,为研学师生提供活动场地,进一步提升研学体验,促进研学旅行、亲子教育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此外,逢吉粮油公司还大力发展油料作物种植,投资1100万元,兴建10亩标准厂房,设立粮食烘干和加工厂、花生油压榨车间和灌装车间,配备花生油压榨、灌装、烘干、包装等系列生产设备,年加工压榨花生油120吨,生产包装大米600吨,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和乡村振兴产品展示馆等渠道销售到区内外,依托后盾单位直销城区及企事业单位,确保农户收益,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实效显

  柳州“万企兴万村”行动实现良好开局。截至目前,柳州市332家民营企业、商(协)会与各县(区)275个脱贫村(总共348个脱贫村)进行结对共建,全市脱贫村结对率达79%以上。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95个,投入产业帮扶资金超过56649.37万元,带动村落148个。开展消费帮扶,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销售金额达20357.38万元,参与采购企业达345家,采购金额达5627.16万元。实施公益帮扶项目288个,捐款捐物总额达4755.85万元,带动村落295个。

  下一步,柳州市将围绕乡村振兴示范镇村、产业强镇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万企兴万村”行动观察点和行动实验项目等,组织动员民营企业及商(协)会组织分步完成结对共建,做好示范推动。

  根据柳州市规划,到2023年底,力争实现脱贫村结对共建率达到100%,基本形成村企融合、共建共赢的格局,确保行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到2024年底,发展壮大一批立足乡村的现代企业,培育建成一批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典型;2025年底,实现村企结对帮扶关系持续巩固,乡村特色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村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建立,配套服务政策不断完善。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