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帮万村>典型案例

一位农民企业家的扶贫故事——记恒龙农林公司董事长李小江

发布时间:2021-01-19 信息来源:扶贫部 字号:【
    恒龙农林公司董事长――李小江,一位来自江西井冈山脚下的农民企业家,2010年10月他怀揣着让农民脱贫致富的心愿,舍下在南昌的公司毅然选择回家乡创业。永新县是国家贫困大县,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1686户44561人。导致贫穷原因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产业资源匮乏;二是基础薄弱;三是农民收入不高。主要靠男人外出务工赚钱养家,留守在家中的除了小孩就是老人和照顾他们的妇女,如果能把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利用起来,引进有特色,有规模、高标准、集中连片的农业产业来增加他们的收入,以此吸引她们就近就业,那将对农民脱贫致富非常有利。

  不忘初心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自己回报社会的梦想一直在催生他前进的步伐。2010年10月在红色革命根据贺子珍故里和井冈山脚下的三湾乡,李小江开启了种茶致富的新篇章。

  为什么选择从这两个地方出发,一个是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地;另一个是为革命奋斗一身的毛泽东夫人贺子珍故居。李小江说:想让企业有前途他从“三湾改编”中找到了答案知道了自己的企业组织发育和组织建设应该做什么了。企业的前途在哪里?农民的未来在哪里?企业发展为了农民,发展的成果与农民共享!他笑着说,这就是企业发展最大的合心力,它凝聚了农民的力量,尊重了农民的朴实,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才是企业向好发展的根本,才是企业、农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他决定要以点带面,逐步发展,让自己的企业越做越强,引领更多的企业回乡创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栽下致富“茶叶树

  通过多方的扶贫考察实践,李小江总结出一条经验: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根据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绿色产业,使其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李小江的致富理念就是发挥富余劳动力的作用,激发弱势群体自我发展的动力,从而实现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在县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前后创建了白茶、红茶、黄茶种植基地7200亩。把家乡的荒山、荒坡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整合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村容村貌环境,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解决因劳力输出产生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等一系列的家庭教育和赡养老人的社会问题,同时对发展家乡农产业,促进发展“回归经济”,造福子孙后代,这是一项多赢的事业。

  创新模式扶  争做致富“引路人”

  李小江当初投资5000万元,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试点探索,通过“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把茶叶作为主导特色产业。二是示范引领,引导更多的企业回乡创业,并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延长产业链,如开发休闲观光旅游增加创收渠道,显示了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在贫困村的扶贫工作中的有效性。三是通过提供培训技术、承诺保底收购价、盈利分红等,将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研发、农民长远利益系统化结合在一起。

  被动变主动,农民积极参与,让钱包“鼓起来”

  一个优势企业、一个先进项目在系统化导入一个产业化亟待升级的贫困地区后,真正的扶贫成果是其规模效应、辐射效应,将该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等基础要素整合在一起,推动效益倍增。

  为了调动农民参与意愿和积极性,公司制定了3种创收模式供农民自由选择:一是有土地没劳力的以土地入股,按每年每亩土地500元分红,共实现入股分红5760万元。二是有劳力没土地的从公司反租土地,由公司统一指导指术,提供茶苗、肥料,公司按不低于每亩80元的鲜茶收购,共实现鲜茶收购支付6000 余万元。三是有劳力没技术的在公司参加劳务务工,每人每天100元工资,劳务人次达80万人次,共发放劳务工资8000余万元。这样灵活多样的方式为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创收渠道2018年全县顺利脱贫摘帽。公司前景也大有可观,实现年产茶近10.5万斤,产值达1.5亿元。

  在如火如荼的精准扶贫进程中,在县委统战部的指导引领下,李小江积极探索出了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贫困村扶贫产业帮扶模式,摸索以地方特色产业为基点实现多元互动的扶贫格局等特色做法,助推产业扶贫在整个扶贫工作中的有效性显著突出,这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依托开展村企共建,既满足了当地贫困村的脱贫致富,也充实了我县的扶贫体制,真正实现“万企帮万村”。目前恒龙农林公司先后在5个乡镇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示范引领了8家企业返乡创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效经验和借鉴,具有可复制、可持续性的推广价值。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