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帮万村>典型案例

宜昌市结对帮扶“重点攻坚村”收显效

发布时间:2020-12-15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今年以来,湖北宜昌市工商联在“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框架下,结合“两帮两助”行动,组织带贫益贫能力较强的直属商会和民营企业,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全市20个重点攻坚村,推动民营企业深度融入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大局中,全面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20个结对帮扶商会和企业共提交帮扶计划20份,实施产业帮扶项目12个,签订消费扶贫协议金额达558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00多万元,捐赠助学及扶贫资金66万元。产业扶贫是助力贫困人口脱贫的根本之策,宜昌市各商会和企业通过对扶贫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和对攻坚村的精准化扶持,努力探索出一条把水浇到穷根上的脱贫之路。

  从“输血”到“造血”

  今年九月开学之际,宜昌市黄冈商会到对接帮扶村秭归县郭家坝镇庙垭村开展“爱在庙垭、精准帮扶”助学活动,为27名贫困学生捐赠助学金3万元。同时,该商会执行会长单位秭归熙山谷农业公司成立驻庙垭村帮扶小组,实施电商销售知识培训、村播基地直播培训,运用电商为当地贫困群众赋能脱贫致富。

  “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与用工需求,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实现“造血式”扶贫。宜昌市重庆商会加大对贫困农户的实用技能培训力度,商会会长单位湖北广善居建筑工程公司、宜昌尚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对农民工进行培训,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促使他们转型为技术型农民,并通过就业实现脱贫。目前,宜昌市重庆商会共培训群众100余人,安排季节工200余人。

  从短期临时到长效机制

  据了解,在今年6月宜昌市工商联召开的结对帮扶工作会上,宜昌市重庆商会与兴山县黄粮坪村达成结对帮扶。宜昌市重庆商会在走访调研中考察了花卉种植基地、烟叶基地、水稻产业等农业项目后,制定了《2020年重点攻坚帮扶对接项目计划书》,并就发展精品农业种植基地达成合作意向,拟在黄粮坪村中坝等地,租赁农户土地100亩,聘请农户按要求种植良种水稻,并引进水稻加工生产线,总计投入百万元。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湖北益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前往结对帮扶村长阳高桥乡龚家桥村走访调研。得知该村以种植烟叶、核桃等为主导产业后,公司决定扶持建设电商平台,利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拓展增收渠道。同时,公司计划优先采购该村农副产品作为节假日职工福利。9月,益通公司与宜昌市慈善总会签订协议,向龚家桥村捐赠5万元,用于搭建电商平台。

  宜昌市天门商会定点的扶贫村长阳榔坪镇八角庙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该商会经过多次调研与沟通,确定扶贫方案,捐赠了帮扶资金20万元,并给6个贫困户每户捐赠5只羊羔。

  分散和区块相结合

  在今年8月举行的2020年宜昌市“光彩事业五峰行”暨“两帮两助”推进会活动上,广盛建设集团、湖北澳利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宜昌市三峡物流园市场商会、宜昌市医药商会等商会企业分别与结对帮扶村签订消费扶贫帮扶协议,通过自购或助销方式帮助五峰结对帮扶村销售蔬菜等农副产品共计558万元。

  据悉,在得知对口扶贫村麦庄村近万斤土豆滞销的消息后,湖北广盛建设集团迅速统计公司员工食堂食材需求量,采购土豆750公斤,并向该村送去价值0.6万元的扶贫物资。

  走进三峡物流园的扶贫专区,货架上的农特产品琳琅满目。三峡物流园在园区开辟1600平方米的“宜昌农副产品消费扶贫专区”,通过提供免租金、免进场费、免保证金等优惠政策,吸引宜昌市40家扶贫企业入驻。通过采取线下销售、直播短视频、电商多维联动,开展“我到三峡物流园爱心消费扶贫”等直播活动助农增收。自今年5月1日开业以来,该扶贫专区累计实现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

  消费扶贫是“强心针”,从分散购买贫困村农产品到建立扶贫专区,搭建销售渠道,宜昌市各商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在贫困地区与消费者之间,搭起消费直通车,从而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多方共赢。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