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帮万村>典型案例

兴伟帮扶秀水建设新农村

发布时间:2016-04-22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兴伟帮扶秀水建设新农村
“秀水五股”模式创出民企扶贫新路径


      农民以土地入股,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办互助合作社,农民从此变股民,按“秀水五股”占股比例享受土地收益分红,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秀水村在兴伟集团帮扶下,走出了新型扶贫道路。兴伟集团董事局主席王伟认为,秀水村的探索实践,是为了让老百姓永久成为土地的主人,成为土地的最大受益者,要让秀水的青山绿水为老百姓带来最大收益。
      这种新形式合作社的核心内涵是什么?老百姓能否接受?给当地带来了哪些新变化?其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能否在其他地方复制推广?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秀水村。



      就地扶贫,构建“秀水五股”模式
      2015年5月以前,秀水村村民张贤胜像往年一样,远离妻儿老小,只身在千余公里外的浙沪等地打工。他做汽车配件,够勤奋的话,每月可以赚到五六千元。但是,除去吃住往返等费用,到年底口袋里也剩不下多少钱。
      在秀水,像他这样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有1200多人,占村里人数的1/3;在全国,像他这样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近3亿人。离家打工的他们各有各的初衷,但他们不少人都揣着一个希望,或者可以说,揣着一个期盼,特别是在过完春节返城的时候:要是老家有打工机会,今年我们就不走了。
      对于秀水村的村民而言,这个机会真来了!
      2015年5月,兴伟集团计划投资3.77亿元对秀水村进行结对帮扶,并与村民协商通过“秀水五股”的分配模式。
      对于秀水,王伟很熟悉,也很有感情。他曾出资为村里修了第一条通往山外的水泥路,每年也会买米买油来看望乡亲。但他留意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秀水百姓的生活依旧贫困,没有真正富裕起来。
      如何才能让秀水村民彻底脱贫致富呢?王伟谈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地包产到户,解决了温饱问题。秀水村人均不到1亩地,这么贫瘠的土地,人多地少,包产到户能让大家吃饱饭已经不错。秀水现在的目标是同步奔小康,怎么做到同步?最好的办法就是抱团发展,共同致富。而通过土地入股,把土地从农民的手中集中起来,让农民变股民,是让百姓同步奔小康的好途径。
      简单来说,就是村民自愿把土地入股,入股土地归集体所有,以村办互助合作社形式统筹管理和经营,依托当地自然优势,发展高效农业和旅游业,村民可优先在相关项目就业,项目完成后的全部收益都是股金,按照“秀水五股”进行分配。
      秀水村口树立着一幅巨幅宣传牌,向每一位路过的人解说着“秀水五股”模式:
      人头股,占股10%,秀水村民人人都有股;
      土地股,占股30%,村民自愿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每分土地算一股,入了几分算几股,年终按土地面积分红;
      “笑益”股,占股30%,村民们高高兴兴参加劳动,参与劳动就有股,有效益就能分红,一分劳动一分股,包括参与项目建设的劳务报酬和项目运维管理的工资报酬,年终按劳动工分参与分红;
      孝亲股,百善孝为先,孝亲在当前,专为65岁以上老人,每年从项目中提取5%的收益,作为老人们的生活保证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经费;
      发展股,占股25%,从村集体收入及利润中提取25%,用于秀水村旅游项目的后期管理经营、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因病因灾临时救助等社会公益性事业。
       “秀水五股”模式,开始时有很多村民并不理解,不愿意参与进来。征地、拆迁、迁坟等都是难做的工作。兴伟集团和乡干部、村干部组成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村民,用平实的语言解释给村民听,逐渐转变他们固有的想法。
      说起对这土地入股的看法,经历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分产到户的土地家庭承包两次土地大变革的71岁村民何敦凯,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他说:“以前的合作社所有收益都归集体,按人头平均分配,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所以走进了死胡同;而现在的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多劳多得,不会制约发展。还有个‘笑益’股,鼓励为秀水发展而努力。”现在,宝刀未老的何敦凯在村里搞检查监督工作。在他看来,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包产到户让农民们解决了温饱,那么现在的土地入股的合作社将带领人们奔小康。因此,他非常赞成现在的土地入股政策,还主动帮助村干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也因此上了村里的积德榜,获得了道德奖章。
      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张贤胜觉得自己也应该做点儿什么。7月份,他返乡了。现在的张贤胜已是商业街经理,主动以土地入股成为“秀水五股”模式的股东之一。
      以张贤胜为例,他可以享受四种股:家里原有十几亩地入股,年终会有分红;老母亲、媳妇和孩子都有人头股的分红;自己现在负责商业街的运营,每个月基本工资2500元,生活补贴200元,媳妇也在商业街上班,有基本工资,年底还会有按劳动工分发的“笑益”股;老母亲享受着孝亲股,养老看病都有保险。
       “虽然暂时没有在外面挣得多,但是我相信以后收入会多起来。”张贤胜非常看好“秀水五股”模式的未来前景。他说,目前新的土地入股制度才刚刚开始,以后会有分红、提成等等,未来前景一定是比在外面打工强。他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在家种庄稼的话,一个人年收入两三千元,现在随便一个人基本工资算下来都要一两万元。基本工资一年算下来都比以前全年的高了,再算上其他的收益,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我家有四口人,母亲、媳妇、小孩和我,现在是我跟媳妇一起经营商业街,老母亲不必再下地干农活,现在在家帮忙看小孩。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真好!”张贤胜感慨道。
      绿色发展,转型高效农业+旅游业
      “秀水五股”模式,要如何才能发展秀水呢?
      走“农业+旅游”的道路?老百姓开始时很茫然,不知所措,也不理解。“没了土地,没法种庄稼,我们吃什么去啊?再说了,我们这里穷山恶水的,谁会来玩哦。”老百姓心里没谱!
      普定县龙场乡秀水村,是个汉、苗、仡佬族等多民族聚居、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的老少边穷贫困村。据秀水村党支部书记张克智介绍,1月6日的统计数据,秀水村有1151户,总人口有3557人,其中贫困户532户,贫困人口1154人。土地有5000多亩,山地多田地少,主要种植玉米,全村每人只有不到一亩田,水稻是一季水稻,只靠种田的话,产量极其有限,单靠土地很难脱贫。
      然而,与此同时,秀水村也是一个有着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这里青山环绕,河水清澈荡漾,怪石嶙峋,趣味横生……一如其名,秀水村优美秀丽的自然风景,让经常到这里的王伟心头也萦绕着喜爱之情,“我一直有一种情怀,觉着不能可惜了这山,这水,还有这些朴实的父老乡亲。”
      记者去采访的几天,恰逢阴雨连绵的下雨天,远远望去,云濛水雾笼罩,烟雨下的秀水村,一派秀丽的田园风光,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以建设开发旅游资源项目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开发为辅线,发展高效‘农业+旅游’产业,依托地理优势,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保留原生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王伟及其团队以促进发展和保护生态为基本原则,做了如此规划。
      为什么如此规划?兴伟集团董事长助理、秀水村帮扶项目经理张著宇道出了如此规划产业的初衷:贵州资源很好,最大的优势就是好生态,好生态在农村,在农民手中。“老百姓贫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没有把青山绿水变成资源,变成金山银山。怎么发展?靠整合资源。”张著宇认为,土地在这里的老百姓心中,更多是一种意识上的拥有,秀水村贫瘠的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非常低廉,单依靠土地发展农业很难脱贫。因此,要保住发展和生态两个底线,把土地资源和其他资源都整合积累起来。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秀水商业街上,生态超市、书吧、酒吧等50余家商铺已在开业运营,漂流、赛马场等也已试运营。
      按照规划,兴伟集团将投资3.77亿元,在秀水村打造融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服务、餐饮商贸为一体的城郊休闲旅游基地。
      “将农业和旅游结合,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搞好乡村旅游,打造成休闲度假的旅游景区。”兴伟集团帮扶秀水村开发旅游资源,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经营转型。同时,整合开发资源整体优势,打造赛车场、跑马场、垂钓场、桂花园、漂流河道等60种业态的旅游项目。“这就能够保证今年整个秀水老百姓的收入翻几番,以后还会逐年增加。”王伟自信地说。
      张贤胜告诉记者:“上周末,来秀水村自驾游的游客就有两万人,收入超过了10万元,其中他所管理的商业街,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他认为,以后全部设施都搞好,再向外发布广告的话,到这里的游客会更多。”只要大家都努力,王伟当初给定的一年收入2亿元目标应该能够实现。
      说到秀水村的发展,龙场乡党委书记杨斌告诉记者:“未来把黄果树、龙宫、秀水、织金县等景区都连成一片,发展几日游等,会吸引更多的人来玩。我们有信心,2020年奔小康不拖后腿。”他说,现在试运营的一些项目,市场反映状况良好,而兴伟集团“保姆式”的服务,也将把秀水村“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精准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展露新颜
      “兴伟集团的扶贫投资全部送给秀水的农民,不留一点股份,不要一分效益。”王伟对村民如此承诺。王伟说,兴伟集团响应“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实实在在把它当做事业来做。要把这项事业做好,一是要了解贫困农户想什么、需要什么、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是什么;二是要对他们的思想加以正确的引导;三是要符合实际、真真切切的帮扶动作。也只有这样,才能拿出“秀水五股”这样行得通、受欢迎的方案。
      兴伟集团在秀水村始终坚持一种对帮扶的认知。“帮扶是使命,不是施舍。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不是负担。要尊重村民,按村民的想法、村民的要求去做,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机遇。”
      张著宇作为秀水帮扶项目的负责人,自开工到现在从没有回过家,经常每天睡4个小时,凌晨2点多睡,6点钟起床,白天搞工程做联络,晚上召开村民会议做规划……几乎天天如此,开工的头一个月人就瘦了将近40斤。现在,他已经在秀水村驻扎了10个月,和村民们“混熟了”。现在,无论男女老幼,90%以上的村民他都能喊出名字来。他说,以前村民们见到他都拉着脸,现在都会打招呼,走到哪里都会有人喊去家里吃饭。最让他开心的就是看到村民们淳朴的笑脸。
      “他在我们这里,捞不到什么,也不图什么。我经常看到他的灯一直亮着,熬夜嘛,经常加班……这么辛苦,为的就是让我们富裕起来,这是我感动的地方,真的!”村民唐新方告诉记者。
      还有一位村民说,让他感动的是,有个下雨天,他看到开发项目的兴伟团队还是在干活,干完活衣服全都湿掉了。
      为保障顺利施工,很多村民们舍小家顾大家,牺牲了个人的利益。6月份修观光大道,一些老百姓把自家地里长到齐腰的玉米割掉。村民说,还可以拿回家喂羊喂牛;9月份修农家小馆,村民把快要成熟的稻谷割掉,把土地腾出来……
      “看到村民这样,我们一样的心疼,真的是忍不住流泪,真的很可惜,但贵州夏天雨水多,我们也不能等,必须抓紧施工,早点儿完工,早点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张著宇说,虽然公司最后赔了钱,但是这种精神依然让人感动。“秀水人民真的很朴实,打心眼里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很受感动,他们是这里的主人,我们就是在为秀水人民打工。今后这里的经营管理都是村民们说了算,我们得听他们的。”
      兴伟帮扶秀水建设10个月以来,吸引着很多像张贤胜这样的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建设家乡。
      村民何辉以前在外打工,现在回到家乡,找到了十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当赛车场管理员,赛车场共有20台车。他告诉记者,试营业那天出动了十几台车,收入1万多元呢。游客来的实在太多了,根本忙不过来。
      村民王文胜曾在广东打工,月收入有8000多元,现在也回到村里。他表示,虽然目前每月基本工资只有2000多元,看上去是比以前少多了,但收入稳定,还能天天跟家人在一起,心里很舒服的。以前家里人病了自己就得千里迢迢往回跑,冤枉钱也花了不少,如今总算可以省却这样的烦恼了,在外打工20多年积累的经验现在也都能用上了。
      随着兴伟集团项目的稳步推进,秀水变样了。淳朴的村民们看到的是真心帮扶他们的兴伟人,秀水被打动了。
      一位村委告诉记者,这种思想的开化与变化是潜移默化的。现在整个生活环境改善了,大家也都自觉了。以前垃圾随便乱扔的,现在没有了;以前路不好走,泥泞难行,现在变得宽敞明亮;杂草不再丛生,有了漂亮的赛马场;有了全木结构的休闲饮吧,山地赛车道、垂钓场等娱乐项目都有了;村民路遇外面来的游客还会主动让路打招呼;以前为了谁占谁家地还争吵冲突,现在素质提升了……
      记者在村口偶遇一位大爷,看到他手里拿着垃圾,走到了分类垃圾桶那儿,看了看标志,把垃圾丢到了可回收桶里。
      秀水村的变化还远不止这些。兴伟集团在里开办了大讲堂,给大家专门办讲座,讲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知识,让村民提高工作能力;给大家讲文明礼仪,让村民适应秀水村的新生活,知道以什么样的心态应对这种变化。现在他们还在提炼挖掘村规村约,传承秀水的传统文化……这些都逐渐成为秀水的新名片。
      “让秀水风光步出深闺,让秀水群众人人致富。”从某种意义上说,“秀水五股”模式的开创与推进,正在为更多的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摸索经验。
      “秀水五股”模式的推广,让秀水村不再是传统农村,秀水村的农民不再是单单依靠土地生存,他们变成了新型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秀水五股”模式,或许不失为民企扶贫的一个新样本。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