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海:做好建言献策“急行军”
在全国工商联积极投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之际,研究室冯东海同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党员、干部要冲到一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重要指示,不等不靠、积极作为、连续作战,通过工商联信息专报等渠道开展建言献策,展示出抗疫特殊时期工商联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担得起来的精神风貌。
闻令听指挥,勇当“急先锋”。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当晚8点,东海同志收到涂文同志的工作布置后,第一时间加入了“研究室抗疫专报信息5人组”,并负责牵头统筹拟订专报信息选题计划和专报信息修改报送。在统筹安排选题时,5人组做了“一天一份专报”的约定。“不在于文笔有多好,关键在于动手早”。东海同志切中焦点问题,基本提前2天就安排好专报主题,确保小组成员有充分时间梳理材料、了解情况、起草文稿。在信息专报组和政策研究组领导和同志的共同努力下,40多天以来,研究室先后报送中办、国办、中财办、中央统战部各类情况报告、诉求反映、政策建议等材料45篇。东海同志个人主笔8篇,参与执笔或修改的有15篇之多。
连续作战快,跑出“加速度”。时效性是抗击疫情时期开展情况报送和诉求反映工作的第一要素。疫情期间形势变化快,东海同志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参与抗疫的热点问题,及时调整研究主题和专报计划,从确立调研主题到成稿上报中央,情况反映类、政策建议类一般不超过2天,力求将研究做在政策出台之前。疫情期间,企业困难多、诉求多。东海同志迅速转变调研方式,坚持短线快速作战,聚焦民营企业参与疫情阻击战、抗疫政策落实、企业复工复产稳产情况,组织开展了3次大规模线上调查。调研期间,每3天他就和处内王树金、陈明琪、幺惠迪3位同志撰写形成专题快报。6份快报有4份被中办、中财办采用,《复工复产下民营企业资金状况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获得李克强总理和刘鹤副总理的重要批示,《民营企业抗疫政策落实情况快报》获得刘鹤副总理的重要批示。
团结聚合力,当好“包工头”。精诚合作是研究室的好传统。在室领导坚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依靠自己的要求和指导下,东海同志一方面主动和室内同志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完成专报信息和政策研究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工商联系统工作微信群组加强与30多家全联直属商会和全国各类工商联所属商会的联系,用好全联智库、民营经济研究会、企业研究机构、民企社情等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和商会反映信息,协调组织室内同志集体攻关完成了报送中财办的关于当前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建议和典型案例等紧急任务。东海同志还加强与机关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配合完成相关建言献策材料的修改工作。
严守质量关,坚决“不放水”。东海同志认为建言献策直报中央,必须把坚守质量关作为政治责任来看待,用高标准才能出真精品。对于每一篇上报材料,他认真提炼观点,精心打磨语言,坚决不放水,确保文稿标准统一、风格统一。对报送材料中涉及的案例和数据,他都逐一核实,确保有出处、能查询、可检验。疫情期间,研究室团队共有20篇材料被中办、国办、中财办采用,其中6篇获得李克强、汪洋、韩正、刘鹤、尤权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东海同志个人主笔的《当前民营企业参与疫情防控亟待“排障”》、与叶涛共同执笔的《疫情蔓延引发的经济发展悲观情绪值得关注》2篇专报信息获得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反映的7条情况、8条问题和7条建议,在有关会议和部委文件提出的政策举措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