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抗疫阻击战 工商联在行动>权威声音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积极发挥民企防疫快速反应能力

发布时间:2020-02-03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2020年的春节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进入防控疫情非常状态的中国,正在举全国之力“与时间赛跑”,展现出中国人民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在这场全民“战役”中,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责任,履行好这份责任是我们制胜的关键。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场疫情不可战胜。本报评论部特开设众志成城战胜“新冠”系列评论,敬请读者关注。

  1月30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被WHO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这对中国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外贸、国际商品市场的进入以及民营企业“走出去”会产生即时性影响,人员和物资进出的通道会被相继暂时关闭,也会影响国际性企业的“走进来”,会使国际资本采取观望态度,也会在节后复市的沪深股市反映出来,总之,会令我国包括民营企业暂时处于一定的与全球经济关系脱节的“孤悬”状态。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经济形势,我们必须要保持定力,沉着应对,蓄力发奋。笔者以为,主要对策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严格冷静控制、收缩疫情在湖北一地,决不使其向周边失控蔓延。从现在中央和各地方的果断举措来看,封闭武汉及湖北疫源区,坚决阻断传播第一链,其他省市区群防死守隔离围堵疫情发生点、打歼灭战的举措,应该讲是有效的、积极的。只要沉着严守,积极收治,用降伏冠状病毒的数据说话,国际上某些国家的过激性反应动作自然会渐渐消除,中国的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人员来往、资本进入等会很好地恢复,并实现补偿性增强。

  二是在严格管控疫情的情况下,绝不夸大其它省市区的疫情。依靠人民群众,广泛积极动员,尤其是工商联系统及基层、行业商协会组织,要协同党和政府及街道社区多做稳定人心的工作,在政治上积极引导,进一步增加“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消除消极思想情绪的无序渲染和矫正一些慌乱做法,促进民营企业安全稳妥有序恢复节后生产。只要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人口和生产活动的高集聚、高流动、高风险区能够稳定住、坚挺向前,民营企业能够尽快进入正常生产,武汉及湖北一域对整个中国经济运转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奋发力的影响可以降低至最低。

  三是采取一定的生产性“弥补”措施。节后及疫情稳定后要补回受疫情损失的一些制造业、服务业的工作时间,这个举国上下都是能够理解的,但还是要通过工商联和商协会组织积极协调民营企业关系方,妥善处理好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利益,做好引导协调工作,相信这不会是太难的事。

  四是对突发事件中物资供应、服务需求的爆炸性“刚需”增量有清醒认识,并建立企业的快速反应机制。在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作用下,进一步积极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快速反应,确保供需平衡,要在体制机制上促进我国医疗防护行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生产和供应链提前动作和建设性发展。工商联要积极引导、靠前服务,促进民营企业在突发事件中不仅仅是捐献,更要生产转型提高应对,无论是突击建设医院,还是突击提供物资,民营企业都是介入突发事件的解决方,积功于平常,修业于长远,广大民营企业要更加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水平和生产、供应链反应速度,确保满足突发事件的物资、服务的“刚需”。

  五是要通过促进基层、行业商协会的改革,发挥其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主动作为。商协会作为联系企业、政府和市场、社会的重要主体,在协助国家应急体制快速反应,特别是地方政府应急体制的纵横上下信息畅通与工作协调有着积极作用,同时,要对此次疫情暴露出来的民营企业产业链上的相关问题和商协会处理问题的短板加以克服和纠正。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只要社会各界积极有为、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相关工作,就一定会通过此役促进形成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提升的崭新局面,就一定能够化解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危机,促进中国经济战胜险阻、行稳致远。

  (作者系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高级研究员)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