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工商联疫情防控动态(2020年2月17日)
【今日捐赠】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17日江苏民营企业捐款捐物总额已达13.98亿元。今日新增2029万元,主要有:雅鹿集团捐赠价值1000万元羽绒服;江苏宁清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价值150万元消毒液;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20万元等。
【政策速递】
无锡市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意见》。《意见》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做好外贸企业纾困工作、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进贸易便利化等四个方面,推出十二条政策意见,打出新一轮稳外贸组合拳,合力为外贸企业打气加油。
常熟市出台16条《意见》,与企业共渡难关。《意见》从降低融资成本;加强信贷纾困;实施援企稳岗;缓缴社保费、公积金等共16条举措帮助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复工快讯】
淮安市制定发布《全市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为企业做好复工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专业指导。《方案》要求企业复工前必须满足“六到位”:组织机制、防控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制定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信息排查到位;防疫知识宣传到位;防控物资准备到位;全面消杀防护到位。复工后必须做到“四坚持”:坚持人员从严管理;坚持环境消杀通风作业;坚持就餐环节防控;坚持执行“日报告”制度。
2月15日,苏州市工商联、苏州市总商会发出《同舟共济,奋力夺取“双胜利”》的倡议书,号召全市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起行动起来,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只争朝夕,加倍努力,千方百计把疫情耽误的时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争当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齐抓共进的示范者、贡献者,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常州市工商联落实“三项举措”助力民企复工复产。常州市工商联加强统筹协调,引导商会及民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安全有序复工复产。一是把准方向,提振企业信心。坚持把疫情防控到位作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首要前提。加强舆论引导,帮助企业了解最新政策,提振发展信心;发挥律师顾问团作用,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劳动用工问题,维持正常市场秩序。二是精准服务,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联动机制,由工商联、商会、企业构建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建立日报制度,收集分析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多渠道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积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馈。三是摸准需求,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商会不同类别和企业实际需求,加强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探索“商会企业互助用工”模式,常州市重庆商会整合内部资源,将闲置劳动力优先安排至已复工企业,临时解决复工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苏州市工商联积极参与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近日,苏州市工商联积极响应“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机制,组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投身到街道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构建起疫情防控的坚固屏障。在抗击疫情的严峻考验下,工商联机关干部勇担当、走在前、作表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扎扎实实措施行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建言献策】
复工不复产 企业复工后遭遇五大难题
日前,常州市工商联对172家常执委企业复工后的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复工企业集中反映复工后遭遇五大难题。一是一线员工极度短缺。因多地仍然实行封路、封村镇,许多复工企业员工无法返回。即使返回的部分员工仍需隔离观察,造成员工极度短缺,企业开工率较低,个别企业开工率仅为10%。二是产业供应链无法保障。上下游企业处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因政策和审批程序不同,恢复生产时间不同,互相匹配较难,导致企业原材料等采购困难,直接影响企业复工生产。三是交通物流受阻。原材料、产品、人员流动受限。获得运输通行证所需资料繁琐、多变,审批时间较长,尤其是跨地区货物运输依然困难重重。因人员流动困难导致市场开拓、售后服务难以开展,市场损失较大。四是防疫物资紧缺。无法及时足量采购到防疫物资,使得复工企业因防疫物资不足随时有被叫停的风险。五是企业订单损失大。虽然地方相关部门出具的不可抗力证明减少了企业在手订单的风险,但是疫情导致后续订单转移,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外贸企业影响较为明显。
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细化政策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是做好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时间衔接。二是做好防疫物资调配工作,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防护用品需要,鼓励企业间互帮互济。三是杜绝对车辆和人员采取“一刀切”式的封堵做法。四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疫情冲击中下岗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