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成果交流

吴跃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加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22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七个关键领域改革举措,几乎都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为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指明方向,对加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领会《意见》精神,要与民营经济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促进作用联系思考。

  完善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同样有责

  民营经济诞生、发展、壮大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厚实土壤,民营经济具有要素市场配置资源和追求市场效率的本质属性,是服务和完成党的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重要力量。

  《意见》强调重视和发挥好民营经济市场主体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在要素获取、准入许可、经营运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等方面对民营经济等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对待,破除制约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营造民营经济等各类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要素资源、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

  完善市场经济,民营经济同样有责任。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民营经济和政府都要真心实意致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同力革除非市场配置的寻租危险和降解乱出手的失策风险,以“亲而有界、亲而有据,清而有责、清而有为”政商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协同、相互提升,合力达到政府部门权力透明化、服务化的“政不扰企、企不媚政”的政商状态。

  政府有为在有为之处。在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要素市场资源配置、健全完善金融体系、平等放开市场准入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政策落准、落稳、落细、落实,形成更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民营企业要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中生存发展。政府规划经济发展战略、制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调整中远期发展策略、全程全领域监管、吸纳民营经济的积极建议作出政策反馈,增强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的协同合力性,在促进市场竞争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市场耗损,坚决防止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存在的混乱盲目现象。

  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限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素市场中最核心要素是人才市场化配置流动,在这些方面,《意见》及跟进的落实举措要有更大的制度设计突破。

  我国要向科技创新转化生产力的更高发展目标前进,要涌现更多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实现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并举和“一带一路”新全球化,必须要破除人才流向民营企业的全部体制性限制,实现“促进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完善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机制,畅通人才跨所有制流动渠道”。为此,《意见》提出要全面完善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在制度层面为民营经济人才流动全力提供智力支撑:“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更多支持企业承担科研任务,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绩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这些相关政策在顶层设计和现实通行措施层面,有望帮助民营经济蓄积科技创新力量、呼应和支持民营经济突破人才体制阻隔。

  优秀的民营企业是“量才用人”的灵活人才机制实践者,其用人制度具有点面联动的社会效应,但长期以来社会广泛层面上的联动呼应不够。《意见》致力于拆除科技创新人才有形无形藩篱,增加民营经济对科技创新人才实现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吸引力。笔者相信,优秀民营企业的人才观契合国家创新发展需要,并将进一步影响全社会。优秀民营企业普遍性获得对人才的技术资历、学历、高级职称的裁量权,并“一视同仁”纳入国家人才评价体系,将民营企业吸引科研创新人才的公共服务优惠待遇纳入政府引智体系,使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人才使用和认定,具有与公务行政、科研院所“通行通用”的功效,如此将影响科技创新人才要素释放和流动,科技创新人才流向民营企业会更畅通,他们的才智发挥会更充分,社会经济效益才能达到最大化。

  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改进

  民营经济的发展,本质上要求通过市场化配置获取要素资源。因此,减少政府对要素市场的过度干预,同时实施有效的价格监管,坚持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推动基础产业、能源行业改革,推动资金、土地、劳动力等市场和电力石油等重要资源产品价格合理化,推动形成市场价格,鼓励民营经济进入等,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质是通过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与改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史,其实质就是一部凝聚劳动力、扩张劳动力的要素流动史。企业家和劳动者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契合企业家精神,不断提升着社会经济整体水平。

  民营经济是运用数据要素、数字资源和经济数字化发展的开拓者、是金融数字化创新的先行军。民营经济金融数字化创新在建设无现金社会转型中与央行、国有银行有更广阔合作空间,有助于构建与实体经济结构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体系。疫情之后,民营经济在运用数据要素方面继续一马当先,并将在“新基建”和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上继续发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民营经济更是土地要素、土地新政的积极实践者。“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为民营经济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发展舞台。民营经济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集约生产、数字化生产、工厂化无土栽培、农工土地双层一体化使用、建设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获得农村土地要素的有效配置,将意味着民营经济有新的发展天地。

  促进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意见》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一致,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构成有明确界定,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属性和经济发展方式有决定性规制和关键影响。

  民营经济是《意见》强调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分配制度和“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积极推进者。

  在企业创造市场价值的过程中,企业家的才能秉赋是决定性因素,必须承认企业家的知识资本属性、企业家才能的生产要素本质,承认其组织生产承担的企业责任和市场风险的经济才能非他人可类比性,坚持民营企业家薪资分配价值中立原则和非道德化原则,对他们的创业创新创造收益必须充分尊重,且充分保障。

  同时要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一是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完善民营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三方协调机制,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强化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制度,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生产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让全体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二是积极配合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积极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使“知识、技术、管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尤其在民营经济的生产分配中,更为积极地反映其对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贡献。

  民营经济是促进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要税赋之源。在初次分配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即对部分国民收入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政府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其中,强化税收调节至关重要,特别是完善直接税制度并逐步提高其比重,更好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民营经济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贡献了超过五成的税收,未来将要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全球化的产业链布局,作出更丰赡的税收贡献。

  民营经济是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积极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公序良俗等影响,民营企业家社会责任意识日渐增强,更加自愿通过民间捐赠、光彩事业、慈善事业、社会紧急救济援助、志愿行动等方式济困扶弱,积极投身“万企帮万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减贫事业,已成为第三次分配的积极贡献方。

  (作者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