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2019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媒体报道

【中华工商时报】川商旗帜正高扬——写在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在川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19-10-10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从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内出土的象牙、海贝,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的蜀布与邛杖,从南方丝绸之路的繁盛之景到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所见所闻,从发明全球第一张纸币“交子”到创建全国最繁华的盐都……从古至今的历史,都映证着身处内陆的川商,从未畏惧蜀道之难,从未停止与四方八面的交往与互鉴。

  蜀道难,难不住川商的铿锵脚步;夔门高,高不过川商的雄心壮志。

  不管是数千年前的翻山越岭,还是数百年前的跨越蜀道,不管是70年的披荆斩棘,还是40余年的改革创新,从涓涓细流到波澜壮阔,川商从未停下开拓、探索、创新、传承的脚步。

  以历史之槌,击响时代强音,新时代的川商正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期、面临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川商旗帜正高扬,扬起的是“执着果敢、百折不回,明礼诚信、厚德务实,开拓创新、义行天下”的川商精神,扬起的是家国情怀、为富当仁、志在必达、兼济天下的理想与信念之旗。

  巴山蜀水 川商代代出才俊

  1925年,弃教从商的卢作孚奔回四川,筹办民生实业公司,设想以办轮船航运业为基础,把实业与教育结合起来,促进社会改革,以达到振兴中华的目的。

  从1926年的第一艘浅水铁壳船,到拥有客货轮船140多艘,开辟数千公里的内河航线,拓展港澳和东南亚航线,并最远到达印度和非洲,民生实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航运企业,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一统天下的格局。

  而在抗日战争期间,卢作孚勇担国难,指挥“宜昌大撤退”,为保存当时中国的政治实体、经济命脉以及教育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赞誉说:“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他们都是为发展我国民族工业有过贡献的人。”

  作为著名爱国实业家,“中国船王”卢作孚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为已任,为改变旧中国的教育落后、经济落后而奋斗终身,实现了其“实业救国”的主张。

  从当年的“实业救国”到如今的“实业报国”,这样的川商精神,沿着时间的长河,流转传承到了今天的川商身上,并有了新一代的阐释和体现。

  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巴山蜀水中涌现出了更多勇于探路、敢于拼博的川商才俊,使川商的形象更为立体、使川商的精神更为昂扬。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投身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民营企业家之一,刘永好是四川第一批勇于“吃螃蟹”的川商代表。从1982年与兄弟们回到新津农村开办良种场,以养殖开始艰苦创业,到如今掌舵中国最大的民营农牧企业——新希望集团,从1996年参与创办中国民生银行,为化解民营企业贷款难“破题”,到2016年发起设立新网银行,探索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之路,刘永好以川商的奋斗精神一路前行,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与刘永好一样,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四川还涌现出了刘汉元、李飚、杨铿、樊建川、戴学斌、黄玉蛟等等一大批川商代表,使“川商”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名片。

  改革创新 川商处处不落后

  从自主创新到转型升级,从抗震救灾到灾后重建,从精准扶贫到回馈社会,毋庸置疑,与改革开放相伴相生的川商,已经成为纵横天下、创富国家、建设家乡的重要力量,并在各个领域、多个方面做出了傲人的成绩。

  从自主创新来看,尽管地处内陆,但川商仍克服困难、全力投入自主创新,并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版图上,实现了与世界企业的对话。

  中国股市中小企业板第一个上市的民营企业海特集团,在全国工商联十二届常委、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海特集团董事长李飚率领下,集团2014年自主研发的某型发动机全权限数字式电子控制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的封锁,获得国家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生产的国内第一台B737-800D级全动模拟机通过中国民航总局的认证;2018年海特成功完成了国内第一架B737-700型飞机客机改货机的改装工作,在航空工程技术、飞机结构和系统的改装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当企业面临发展瓶颈时,川商高瞻远瞩、积极推进转型升级,探出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球所有养殖鱼类中每五条就有三条是中国人养殖的,中国人每养的三条鱼中就有一条与通威有关。全国工商联执委、全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没有固步自封,仍然坚持转型升级,经过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在新能源产业链上游,已形成产能位列全球前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综合能耗最低、技术集成最新、品质最优的高纯晶硅生产线。目前,通威太阳能电池片品质达到行业一流,实现行业领先,各项技术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未来1-3年,通威太阳能高效电池片产能将超过30GW,实现其全球最大、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企业地位。

  “变是唯一的不变”,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表示,未来,蓝光发展将以新经济思维和逻辑“以变迎变”,打造五大战略级核心能力,充分激发团队的企业家精神,打造资本市场绩优蓝筹。蓝光发展并未囿于传统住宅领域,而是在“人居蓝光+生命蓝光”双擎驱动下,围绕住宅产业,打造高度协同的同心多元化产业生态链。由传统房地产企业向新经济下的现代房地产企业转型,同时发展“3D生物打印+生物医药”等创新支柱产业。

  多年来,川商在自身企业发展的同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回馈社会、奉献爱心。1994年4月,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刘永好联合9位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开启了中国“光彩事业”的产业扶贫之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0月,共开展“光彩行”活动33次,辐射全国16个省(区、市),促成了一大批产业项目,累计捐赠资金20多亿元。川商中的刘革新、黄玉蛟、曹世如、杨大陆等等在光彩事业中均作出积极贡献。

  当四川2008年遭遇汶川8级大地震时,川商团队凸显脊梁,“5·12”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四川省工商联就组织救灾物质24大卡车,送往灾区;灾后地五天,川商群体捐赠16.19亿元。特别是,“5·12”大地震造成重大损失的宏达集团,在下属磷化工基地毁于一旦,员工108人遇难,总财产损失达7.68亿元,自身损失严重的情况下,5月13日宏达集团依然决定向灾区捐助500万元善款。

  在全国迈向全面小康之际,川商亦担起“万企帮万村”的担子,四川共有7.5万家川商和商协会参与脱贫攻坚,实施项目10300个,投入资金2000多亿,帮扶建档贫困户67万多人。耿福能根植于大小凉山的优秀川商,让百万彝族同胞脱贫;成都嘉润置业集团先后在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帮助民族兄弟建牧场、奶场;永隆集团、东柳集团、川茶集团等以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康。

  值得一提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川商在多个领域成为领军者时,抱团成为川商发展的新课题。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及省工商联的大力支持下,川商总会于2016年2月成立,刘永好担任会长。三年来,川商总会已有基础会员超过3万人,商会网络遍及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了2000多亿投资到家乡,川商群体产业扶贫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教育帮扶捐助近1400万,公益捐款超过5000万。

  如今,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5+1”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和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发展战略,广大川商坚守川商人文精神,传承川商文化传统,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以义取利、热心公益;广大川商齐心协力、抱团发展,秉持“天下川商是一家”的合作理念,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合作,不断提升川商品牌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

  传承弘扬 川商搏击新时代

  从某种程度来看,如今的川商,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考察调研民营企业,到回信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家,再到中央政治局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频繁力挺民营经济,多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让包括川商在内的所有民营企业家,在支撑起中国经济“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而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这条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这条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正为川商抱团出海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当四川成为连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纽带,这片西部热土也由内陆腹地转变成为向西、西南开放的前沿省份,并对发展民营经济有了更深远的谋划。

  事实上,这样的谋划早已有迹可循。在中共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体会议上,四川省就曾把“川商计划”写进决议,此后举行的川商返乡发展大会、川商新年座谈会、川商发展大会,以及出台的加快民营经济发展“20条”等,无不体现出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

  正如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所指出,民营企业家要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对四川未来充满信心、对企业自身充满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和应变能力,保持艰苦奋斗、敢为人先、锲而不舍的精气神,直面困难、挑战和竞争,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正如四川省省长尹力所言,川商正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思维,弘扬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法治精神,敢闯、敢干,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贡献着川商力量。

  正如四川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田向利在四川民营企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所期望的一样,川商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团结一心,凝神聚力,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坚定信心,努力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作为民营企业的“娘家”,四川省工商联一直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政治上引领川商,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引导川商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着力打造“四川品牌”“百年老店”;围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维护川商合法权益服务川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企沟通,创新驱动培育,激发企业家担当精神等,正越来越聚集成川商庞大力量。期间,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四川省工商联主席陈放带领部分川商十多次走进平武县,以开展对口帮扶等系列精准扶贫活动,现阔达藏族乡仙坪村已脱贫摘帽。他点赞川商群体是四川经济稳中向好的脊梁,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发展的源泉。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四川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泉指出,广大的川商,正扎根巴蜀大地为四川发展建功立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倾力而为,在社会公益事业中奉献爱心,展示着时代精神和企业家风采,成为治蜀兴川的重要力量。

  从上至下的支持与重视,让川商这一群体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并在代代传承中不断弘扬川商精神。在老一辈川商正继续奋斗于各个领域的同时,“新生代”川商正逐浪互联网,创造新一代川商的辉煌。

  马天琛,2013年创办的“泰聚泰”获选国家高新区创新基金,2014年企业与知名高校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2015年成为首家在校大学生在全国性股票交易市场上挂牌上市的双创企业,2016年企业斩获第八届“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企业和产品奖”,2017年企业更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企业”。

  钟波,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投影行业的第一品牌。截止目前,极米陆续发布了40多款智能投影产品,用户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已累计获得包括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日本GoodDesignAward、美国CES最佳创新奖在内的21项大奖,成为获得国际权威大奖最多的中国投影品牌。

  今日之川商,已经成为纵横天下、创富国家、建设家乡的重要力量。老一辈川商与“新生代”川商正从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发展,通过不断整合资源、携手合作,成为全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并合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

  2019年8月22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川商表现亮眼,带来诸多惊喜:新希望集团、蓝光集团、通威集团、蓝润实业、德胜钒钛、科伦实业、成都蛟龙港、福华农科,中迪禾邦集团、中金资源、浩均发展集团等11家川商赫然在目,这是连续3年入围企业数量下降之后,实现的强劲反弹,3个新面孔入围,是近年来川商新晋500强榜单最多的一年。

  川商旗帜正高扬。正是因为这块地处中国西部广阔区域的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不断崛起,全国工商联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全国民营经济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中国城市总商会发展峰会——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投资说明会等重大会议先后在成都举行。

  今天,2019年全国工商联主席高端峰会选择四川成都,研究民营经济领域重大问题、交流全国当前经济形势,与全国工商联主席及各省市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无疑将为川商发展和民营经济“高地”的建设带来新的契机,不断提升川商品牌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助力中国民营企业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更多“中国奇迹”。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