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温州模式》入选全省十大管理创新案例
日前,由温州市委统战部、市编委办、市工商联推荐上报的《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温州模式》在第三届浙江省公共管理创新案例评选中荣获十佳创新奖。这是该项目获得2014年度“全国统战工作创新奖”和“全国工商联十大创新奖”等荣誉后的又一重要荣誉。
所谓“行业商(协)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是指政府不该管、不好管、难管好的事务,从政府转出来委托给行业协会商会去管去做。近年来,温州市积极探索,通过开展“1+4”试点工作,即在市鞋革行业协会1家协会实行综合性试点,在服装、眼镜、金属、建筑材料4家行业商会协会开展单项试点,边试点边铺开边完善,转移办法逐步规范,形成了政府职能“转得出”、社会组织“接得住”、转出职能“用得好”的治理模式,为面上推广提供了经验和样板。
“1+4”试点为推广提供样板
很多时候,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政府能为企业做些什么,政府部门自身并不是非常了解,而行业协会商会对企业的所思所盼、所忧所虑非常了解。2013年,温州市选择了鞋革协会作为承接市政府转移职能的综合性试点单位。温州市经信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地税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6个部门向其转移8个方面的职能。举例来说,原先由市经信委负责的每个季度的“鞋革行业经济运行分析与预测”报告,现在转由市鞋革行业协会承接职能,由协会负责收集信息、汇总数据、走访企业等工作,并最终形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工作报告。市鞋革行业协会还积极承接了市人力社保局的“鞋革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初审”,成立了人才工作站,聘任多名职称评审专家,开展人才培训、职称评审工作等。温州市工商联副主席赵文冕说,这些政府职能转移给协会的好处是有关部门减轻了负担,提高了效率,市鞋革行业协会则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做更专业的事。
另外,温州市条件较成熟的服装、眼镜、金属、建筑材料4家协会商会也分别承接了政府职能转变的4个单项试点工作,目前4家协会商会的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成绩是有目共睹的。赵文冕举例说,市建筑材料协会承接行业职称评审职能转移,依托人才工作站开展人才培养和职称评审,截至目前累计评审中、初级职称1500名,做法公正又专业,未接到一例投诉。
由点到面已在瓯海区推广
通过“1+4”试点工作,温州市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政府职能转移模式,出台了全国首个职能转移规范性文件——《温州市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工作总体方案》,逐步建立起了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科学机制。
由点到面,行业协会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去年8月开始在瓯海区进行推广。瓯海区的建筑和汽摩配两个行业协会承接了瓯海区7个政府部门的25项职能转移工作。据赵文冕透露,今年温州市打算在市一级再推出22家行业协会商会作为试点,目前已有3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进行了报名。据悉,除瓯海区去年已在推广外,其他10个县(市、区)的相关试点工作也会在今年全面铺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