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营企业高级职称评定不再是“玻璃门”
新疆民营企业高级职称评定不再是“玻璃门”
李尚典
5月7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新疆人民出版社三家单位主办的自治区工艺美术系列玉雕鉴赏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在自治区人才大厦举行。共41人参加评选,其中,高级30人,中级5人,初级6人。评审委员会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自治区工商联(总商会)、新疆人民出版社、自治区质量监督局质监所、自治区职称办、自治区职称评价中心、自治区珠宝玉石商会及玉雕雕刻专家、地质专家、美术绘画专家,新疆师范大学等专家、教授组成。
此次报考高、中、初级职称的属于工艺美术系列玉雕鉴赏人才,从事这项专业短则1-2年,长的20余年。大部分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的工艺美术系,也有国企下岗职工,部队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自主择业和从事玉雕、鉴赏 专业的人员。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所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获国家多项奖项。他们对和田玉文化、发展和田玉产业、提升和田玉雕刻鉴赏技术、培养玉雕、加工、鉴赏人才做出了应有贡献。新疆珠宝玉石行业由于多是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定没人管,这类人才得不到重视。
此次自治区玉石雕刻、玉石鉴赏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是贯彻自治区党委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对职称评定办法进行重大改革探索,职称评定要努力向特殊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全面体现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坚决贯彻自治区党委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变化变革,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服务。推动改革非公有制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发展。对自治区职称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注重业内认可和群众认可。一是向基层倾斜;二是建立特殊人才认定机制;三是对不同行业、领域进行差别化政策。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和历史瑰宝,为传承和发扬新疆和田玉文化、进行的首批玉石雕刻和玉石鉴赏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在玉石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上有重要意义。也是政府职能部门推行制度改革、政策改革的重大举措。张春贤书记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精神,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需要人才。发展不能等、不能靠,要结合新疆实际,挖掘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打破计划时代的陈规旧律,突出实践能力、突出业绩。不唯学历证书、计算机、外语考试,以前有严格要求,一票否决,现在全部放宽,在60多个评审项目中,对工艺美术系列玉雕、鉴赏专业首次放开,体现了新疆创新精神,体现了新疆变化变革精神。让非公有制企业这一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评审委员会最后评审通过了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9人。极大地鼓舞了从事玉雕、鉴赏的专业人士,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定从此有了希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