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郭建礼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抢抓机遇推动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率先发展
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产业。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备耐高温高压、频率高、能耗低等优异性能,引领材料革新方向,市场潜力巨大。比如,基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芯片、器件、模块等,是支撑5G通信、高铁、新能源汽车以及航空航天、舰船等国防军工产业发展的“核芯”。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美欧日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均投入巨资发展这项产业,我国将其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予以重点支持。我省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研发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天岳公司已完全掌握碳化硅产业化核心关键技术,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此外山东晶正电子、山东大学、济南半导体所也有较强科研能力,具备碳化硅产业链上下延伸、集聚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总体看,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缺乏专项研究与规划,产业基础不够牢固,而北京、深圳、厦门、宁波等地已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加快产业布局,竞争态势加剧。另一方面,缺乏稳健持续的资金投入,影响企业技术研发和下游市场开拓。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把握好窗口期,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我省率先发展,建议:
一、制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提高对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专项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将其作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加紧选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聚区,在整合土地资源、统筹资金支持、深化产融合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打通全产业链,建成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体系。
二、优化产业科技创新机制。将技术与产品创新置于最突出位置,突破现有单个研发机构或企业能力局限,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搭建开放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高度重视研发机构硬件建设,以最好装备、最活机制、最优环境,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突破,满足全产业链需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打破研发机构为事业单位的固有模式,由研发公司与高校院所联合出资建设,完全公司化运营,使研发成果与个人薪酬精准匹配、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积极灵活用人机制,以开放的视野吸引国际一流人才,为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高端人才营造最佳条件。
三、加大重点企业项目扶持力度。针对半导体产业投入大、技术门槛高、回报率高等特点,充分借鉴北京、深圳等地支持大数据、基因检测等产业发展经验,整合政府产业基金资源,设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以明股实债方式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并引导更多国资、民资投入,尤其是投向下游元器件生产领域。实施重大项目优先扶持计划,对发展潜力大、技术力量雄厚的骨干企业,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土地、融资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打造行业领军企业。
四、加快新产品示范应用推广。针对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器件、模块等产品价格高、标准缺失等问题,大力支持新产品示范应用,推动标准制定工作。以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在现代通信、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中,积极推介、优先使用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品,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密切合作,为产品市场培育、应用验证等提供助力。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