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德阳市社情民意之三:关于市民拨打政府公益电话由政府买单的建议
近年来,市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为了及时了解公众或服务对象的诉求及意见反馈,为方便大家的记忆,开通了一些以123开头的公益服务热线,如:市长公开电话12345、社保热线12333、物价热线12358、法律援助热线12348、住建热线12319、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15、环保热线12369、农民工维权热线12316、妇女维权热线12338等,受到欢迎。但据调查,在运行中却出现以下问题:
一是拨打流程繁琐。如消费者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热线12315投诉,接通后先是语音提示:按1号键怎么样、2号键如何……一会是自动语音,一会是人工服务,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如此反复,费时麻烦,不利于群众投诉和问题的解决,让人产生是作秀的感觉,产生反感。
二是电话费太高。市民通过这些热线电话反映问题,往往要拨打几次或者等很长的时间,且拨打或者等待期间均要计算通话时间支付话费,给市民带来一定的负担。在这方面,一些单位或者企业就做得很好,如拨打110、119,电信热线10000、移动热线10086、联通热线10010,很多以800开头的企业电话,都是由被叫方付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公众或消费者的经济负担,体现服务的诚意,而且可以及时收集到民众意见或者消费者意见,有利于提高单位或者企业的公信力、服务能力、对提升单位或者企业形象很有益处。
为此建议: 一是简化服务流程,在接听电话时,直接设置两种接听方式,1号键是自助服务,2号键是人工服务,以提高接听成功率。二是实行免费拨打,其话费全部由政府或者其职能部门买单,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具体行动加以实施,达到真正为民服务的目的。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