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工商联引导民企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走
“高端装备制造,它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同时关系到很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日,徳阳市工商联在企业调研时,市机械商会会长、万达重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勇表示。他还说,近10年来,德阳机械行业发展迅速,依托二重、东电、东汽等龙头企业,中小机械制造加工企业已有1470余家,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产能的40%左右;占民营经济总量的50%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机械制造加工大市,但还不是机械制造强市,而要实现“由大到强”的梦想,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和推进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
市机械商会常务副会长、思远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还说:“在鉴定一个机械工业企业是否强大时,人们都比较在乎几个方面的表现——是否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否具备较强的重大装备技术能力,是否具有较高的高端装备占有率,其主流技术装备品种质量是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实际上,就是要看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得如何” 。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拉动内需和多项鼓励政策的驱动下,德阳机械制造业在规模上实现了强劲增长。“但是,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尤为激烈,很多产业的高端环节都被外地品牌牢牢掌控;同时,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长期以来一直也被外地品牌‘卡着脖子’”。德阳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张志强如是说。他认为,徳阳市已成为机械制造大市,并被授于国家级重装制造基地,但“大而不强”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全市装备制造业,尤其中小机械企业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方面,外地等发达省市对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装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制造产业,采取了很多鼓励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鼓励其发展。
张志强说,当前先进技术靠引进、高端产品靠进口依然是装备制造业面临的严酷现实,我们仍未摆脱“打工式”的加工制造地位。
他强调,面对现实,对于德阳机械制造业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加快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政府要想办法一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组织技术攻关。“目前,我市的科研院所力量还非常分散,应该在整合集中方面想办法,大专院校也应该考虑如何参与进来。把几方面的力量组织在一起,一定能够逐步攻破技术瓶颈,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提升德阳整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业” 。
东联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宏表示,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徳阳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明确将其纳入“十二五” 规刑期间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运用好省内市场需求资源,加快德阳高端装备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推进机械制造业产业升级,沈宏等建议:一是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高端装备的采购政策,明确全市重点工程有义务做高端装备国产化的依托工程,在项目设备采购招投标时必须优先采购国产装备;二是对外地机械企业的报价应按其3~5年前在市场的实际成交价计算,以防止其恶意降价打压我市中小机械制造企业;三是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目前,机械加工业中小企业主的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学历大专以上在40%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占50%以上,随着老一辈企业主交接班之际,有必要对新一代企业主进行培训,拓展视野;四是鼓励并购和重组。行业的困境意味着到了资源重组的时期,同时也是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机。可以适当降低重组收购企业成本,尤其是土地流转费用(目前土地流转费用高达30%,收购价格甚至可能高于建设新厂),以鼓励优化产能配置,调整分散经营的行业格局。
目前,德阳市工商联通过调研,准备以市机械商会为依托,扶持中小机械行业中的骨干企业,重新包装打造,挑头整合资源,取得优良资质,与大企业联合,获取其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在德阳生产制造,共同发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