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四川>工商联工作

四川省德阳市商会组织活力迸发,给力经济发展惠及千万家

发布时间:2016-09-19 字号:【

 近年来,四川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行业商会(协会)发展,授权工商联推动其组织建设,推动了全市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630亿元,增速19%,位居全川第一。 1、组织发展快。截止2012上半年,行业商会和工商联乡镇商会及异地商会68个。其中,行业商会27个、异地商会3个、乡镇分会38个。辖区分布情况:市级工商联(总商会)12个,其余广汉市、旌阳区、绵竹市、什邡市、中江县分别有18个、2个、15个、10个、5个。入会企业累计近3000家。德阳市工商联7个民间商会,涉及机械、冶金工程、建筑房产、钢材炉料、建材、IT、旅游、餐饮、工程机械、苗木绿化行业及河南、温州等异地商会,入会企业1100家,比上年增加30%以上。广汉市四个民间行业商会(协会)涉及冶金、饮食烹饪、装饰建材、化肥行业,共有入会企业934家,占四个行业企业总数的90%。 2、组织作用与日俱增。 (一)、协助党委、政府工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开展民营中小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各行业商会, 通过开会、编发简报、组织学习等,教育会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及时传递、部署党委、政府不同时期的发展决策和中心任务。目前,仅德阳市工商联所属10个商会,家家有会刊,月月有发行;近三年来他们组织企业赴中央党校学习“中特理论”,到成都高新区、市内“三大厂”开展“科发观”教育,赴大邑、延安开展“红色教育”,到贵州等地开展“5.12”大地震国人救援 “感恩活动”,会员人数达到1200多人(次)。 二是开展行业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仅德阳市机械、IT、建材、钢材炉料四家商会,2007年—2011年,在德阳市工商联机关会议室联合举办的“企业学习贯彻新《劳动合同法》培训会”、灾后重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会员企业财务管理培训讲座”等四场学习会,受训企业、人员分别达到600余家(次),1300多人(次)。德阳市财政局、德阳市仲裁委、四川旭辉律师事务所等业内人士先后在学习会上为学员授课。德阳市工商联机械商会,2005年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签订的《技术交流合作协议》,几年来相继开展的“电气化”、“数控机床”、“焊接”现代技能培训班6次,受训员工1000余人;建立院校学生实习基地32家;配合市劳动局开展行业技能培训,促成118人获得省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广汉市小汉镇机械商会与工会、“镇政府劳保所”联合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10余期,培训人员近2000人,安置率85%,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事业。 三是开展行业调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去年6月,建材同业商会上报的“灾后重建建材水泥盲目发展问题突出”调查材料,市委、市政府信息部门高度重视,分别以“德阳每日要情”、“专题上报”(省委、省政府)给予编发。去年8月,市机械商会开展的《企业发展情况调查》,及时反映“德阳民营机械加工企业40%左右任务不足,企业资金严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引起党委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德阳市公安局经济刑警队争对旌阳区一家机械企业集资办厂引发群众上访等案例,及时开展了“前期介入,引导发展,消除后患”活动。 四是协助政府规范市场。市工商联所属商会,目前多数建立有旨在维护市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市建材商会为了配合党委、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2009年推行《会员企业零利润销售服务》活动;当年18家企业获得市(县、区)两级“守合同重信用”、“德阳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金牌建材推销员”称号。2007年以来,广汉市建设局针对装饰建材行业商会反映的情况和建议,建立行业市场基本秩序整改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企业无证经营扰乱市场,造成秩序混乱、竞争无序、投诉多等问题;2008年,广汉市委、政府根据该商会“灾后重建页岩砖价格影响农房建设的调查报告”,制定了《农村灾后重建页岩砖价格管理意见》政策。最近广汉市政府还根据该商会的调研报告,同意划拨土地,建设“建材装饰专业市场”,实现集约经营发展。 五是协助政府安置就业。近年来,德阳市工商联所属10个商会,协助市就业局等开展的“送温暖(送春风、灾后重建等),民营企业招聘用工”活动,累计参加企业710 家, 提供就业岗位9200 个,达成“就业意向”6000多人。 六是协助招商引资。德阳市温州商会常年保持与家乡温州经济委员会的信息联络,做好党、政领导来访接待工作,宣传德阳的投资环境和发展商机,为分布全国各地100多家温州商会了解、投资德阳服务。2010年1月19日,江苏常熟温州商会与旌阳区政府签订了计划投资33亿人民币的“德阳西部国际商贸中心” 项目,该项目建成之后将极大的拉动全区商贸事业发展。2008年以来,经广汉市冶金工程商会会员、向阳镇艾迪钢结构公司牵线,该市西外镇、小汉镇分会等多次前往北京中昊公司受托方——成都铁路局宣传广汉发展环境,陪同其到两镇实地考察,促成其投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占地2300余亩“高铁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中昊(央企集团)创业高铁产业园”是广汉市灾后重建中引进的最大项目。该产业园将发挥高铁产业链的优势,形成集成化生产方式、集约管理模式。 (二)、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为难之时先出手——共克时艰。2008年 “5.12”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市各行业商会组织,“小灾帮大灾”、“无灾帮有灾”,调集设备、调剂场所、出钱出力,“报团过冬”,为全市“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贡献。德阳市工商联机械商会两年来捐款 20多万元,先后帮助了绵竹市、什邡市极重灾区30多家会员企业蔚籍地震死难者12人、受伤者24人;调剂生产厂房3万多平方米,机器设备200多台(套),技术人员80多人,帮助400多家企业恢复生产。其中为绵竹市武都镇天健机械厂捐款10万元,为东方汽轮机厂调剂生产场地2万平方米。2009年7月,该会组织会员与资阳机械“同行对接”,一次性签订业务合同达20亿元。 二是“路见不平”一声吼——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针对一些中介事务、个别执法部门出现的“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以及执法不公等现象,各行业商会相继通过“情况反映”,“联盟协议”,“参与听政”等,维护行业合法权益。2007年以来,市工商联机械商会与市级一部门签订的“关于民营机械企业起重行车设备监理”协议,每年既大幅度减少会员企业该项成本,又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广汉市一家上市企业为此加入了机械商会。2009年8月,市房产建筑商会代表4家企业对“G108线罗江至绵阳界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落标”质疑提起申诉,使企业重新中标2600万元的建筑工程。 三是建立会员制互助基金,解决发展融资难。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规过程中,依靠工资积累、亲朋好友借钱起步、经营、发展的多数民营企业,一方面无力适应金融部门“固定资产(土地、厂房)抵押贷款”的要求,另一方面受社会诚信缺失、众多中小企业与有限的银行部门沟通信息受阻等诸多因素影响,信誉贷款无门。各级商会发挥“同行最了解”、“合作共赢”优势,组建旨在贷款担保的“会员制互助基金”,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目前全市由300多家民营企业组成的17家“会员制融资担保公司”,已经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在保贷款”近15亿元。其中广汉市81家企业组成7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7790万元,累计担保贷款突破10亿元。广汉市小汉镇机械商会担保公司被省银监局授予“四川省投资担保机构孵化培训基地”。 四是整合资源,结构调整显神威。德阳市各级商会组织,通过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国家鼓励产业,地方名优特新产品等,成为地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一大抓手。初步调查,目前仅全市20家民营建筑房地产龙头企业,联手在六县(市、区)兴办(拟办)“散装水泥——商品仝”供应站,“民营工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荒山滩涂”开发、“物流中心”、“菜市”、“超市”、酒店、学校、幼儿园、温泉、养老院等现代服务业项目近50个,总投资近十亿元。仅四川省四汇建设集团在德阳市国家经济技术高新区兴办的“德阳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已进驻市内外机械加工、电子信息技术企业近23家。年创产值过3亿元,利税3000万元,解决就业近1000人。 “5.12”地震极重灾区绵竹市玉泉镇羽绒商会,10多家羽绒制衣企业,年加工制品50多万件套,产值2亿多元。带动镇内外订做户1000多家,5000多人从业,产品畅销西北10多个省、市、县城。羽绒业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广汉市工业园区已经形成的“石油天然气装备”、“医药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树干式”党委归口管理,“树枝式”产业链汇集发展模式,覆盖企业500多家,减少产业链上下游物流成本近近亿元、科研成本3千万元,初步形成了产业链企业“以小带大,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科学发展格局。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