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江苏>工商联工作

中国特色乡镇商会的探索者江苏国茂集团董事长徐国忠纪实

发布时间:2016-09-19 字号:【

中国特色乡镇商会的探索者

——被群众誉为“最美乡镇商会会长”

江苏国茂集团董事长徐国忠纪实

研究室 华东春

“湖塘灯火机声里,墟落盐烟海气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纺织之乡”,享有“江南工商重镇”的美誉,也是“苏南模式”的发祥地之一。20世纪80年代通过发展乡镇企业,湖塘镇经济规模和社会综合实力在江苏省乡镇中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多年排在“江苏省百强乡镇”前列,两次获“中国乡镇之星”殊荣。在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土地上,活跃一个标兵级的中国特色乡镇商会——湖塘镇商会。该商会组织建设规范,活动内容丰富,整体建设步入科学化轨道,不但成为凝聚服务本地企业的重要平台,甚至区域外企业也积极申请加入商会;短短两年的时间,相继成立了3个千万光彩资金、8个百万光彩资金;党委政府、会员企业、社区百姓也对商会交口称赞……是什么让一个基层商会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是什么源动力让商会如此大手笔支持社会事业?是什么力量引领企业家创新发展、回报社会?近日,笔者慕名走进湖塘镇商会,随着调研的步步深入,一个关键人物逐渐突显出来——商会会长徐国忠,一名把商会事业举过头顶、把创建全国一流乡镇商会当作奋斗目标的商会领头雁,大家公认的学习型、科技型、领航型企业家,以“送人玫瑰手,历久有余香”、“幸福就是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为座右铭、殚精竭虑促进共同富裕的慈善家。

商会建设的领头雁

2010年底,正值湖塘镇商会第四届执委会换届。当时,很多企业家、镇党委政府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徐国忠。一方面,徐国忠创办的国茂减速机集团是国内减速机行业的龙头企业,很多会员企业为国茂配套,实力雄厚、敢于担当;另一方面,徐国忠10年来一直担任湖塘镇商会副会长,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热心商会建设,在行业内和社会上都有良好的口碑。当镇主要领导找到徐国忠时,他一度犹豫过:虽然自己很想为商会做点事,但创业难,守业更难,国茂集团总资产超过16亿元,已经是全国通用减速机行业的老大,正值“二次创业”的起步阶段,担任会长势必要分出一部分精力,这样会不会影响企业发展,国茂2000多号人怎么办?再说,自己能不能做好?甚至有那么一闪念,徐国忠想:干脆自己出500万会费,让别人做算了。但冷静下来,徐国忠的责任感还是占了上风:大家推举自己做会长,就是对自己充分信任,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带着大家一起发展。扛起会长这面旗,既是对自己负责任,也是对大家负责任!要做,就要做最好!从开始的不愿意,到下定决心后的一丝不苟,他开始把商会发展当作自己新的一次冲锋。

“基层商会要像大雁群一样,成为团结企业家的精神家园,那样商会才有凝聚力,才能更好地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湖塘镇商会要走自己的路,不仅在常州市,而且在全省、全国都应该是最好的!一定要走中国特色商会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步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良性循环,做全国一流基层商会!”2010年12月,湖塘镇商会四届执委会议上,当选为会长的徐国忠发表“就职演讲”,第一次提出了自己对商会的目标和设想,犹如在平静的水面扔下一颗石子,波澜向四周扩张开来。

目标既定,实现目标的关键是行动。他专门买了几本国内外商会方面的书,还向区委统战部査艳部长借了一本关于温州商会的书学习充电。徐会长首先想到的是商会活动机制创新。湖塘镇由原来的湖塘、马杭、鸣凰3个镇合并而成,全镇有各类工商企业10000多家。在平常与企业家的接触中,徐会长在与多名会员谈心交心后认识到,商会活动要开展好,就不能“大呼隆”,必须针对不同需求,精耕细作、区分层次,围绕会员需求开展活动。为此,他创造性地提出分片分业活动模式,即分湖塘、马杭、鸣凰3个片区和机电同业公会、色织同业公会和青年企业家商会开展活动,由各片长、分会会长牵头负责。正是这样一种机制,让会员感受到了商会的悄然变化。“以前商会没有这么明确,都是自己交往比较多的会员聚集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之类,现在规定了会员企业分片、分行业活动,这样既能拉近片区间和同行业会员之间的距离,同时也能提升片区企业、行业的凝聚力,更促进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将商会服务辐射到每一家会员企业,真是一举多得”,商会会员张经理说。

如何进一步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商会的凝聚力,一直是徐会长思考的问题。不少基层商会都面临这样的困惑:会员数量虽然多,但经常性活动少,往往都是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在活动,不少会员甚至反映感觉不到商会的存在,自身主体地位缺失。为此,在商会四届三次执委会议上,徐会长提出“一带八”的理念,即1个副会长分别联系8个左右的会员。徐会长把会员分成27个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副会长负责,目的是深入企业了解情况,促成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他还要求每个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每年评选一次先进,让每一个会员都融入到商会这个大家庭中来,反映问题,寻求支持,得到服务。

“商会工作仅仅是开会,企业家肯定不喜欢,如果把商会工作放到具体的活动中去,企业肯定愿意参加”,这是徐会长一条重要心得体会。在他的积极倡导组织下,商会谋划开展一系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把会员企业都欢迎认可的活动固定下来,久而久之形成商会的特色文化。职工运动会、机电行业技能大赛、企业家“军事日”、“我心目中的老板”征文比赛、“幸福武进看湖塘”摄影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凝聚了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商会之歌聚人心,商会课堂提理念,商会年会赛春晚……”,更多的企业家把商会当成了自己心灵停泊的港湾,理念提升的平台,事业腾飞的基地。

科学发展的引路人

“商会的机制完善起来了,会员凝聚起来了,商会活力增强了,但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会员能够从商会中得到什么?”白手起家、踏实做企业的徐国忠深知企业家的想法,加入商会,就是要从商会中学习别人的好经验、好做法,就是要寻求帮助,让企业更好地发展。商会,关键是做到服务为本、会员至上。自己作为商会会长,不能只谋自己发展,更关键的是要带着大家发展。湖塘镇是经济强镇,行业涵盖纺织、机械、电子、商贸等,特别是当前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带领大家尽快转型升级,为创造“新苏南模式”作出新贡献,成为徐会长和湖塘镇商会领导班子思考的重中之重。

在徐会长的眼里,转型升级首先是转理念,思想转变不过来,发展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就难以转型升级。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湖塘镇很多企业特别是纺织企业经营不理想,一些企业家做实体的信心有了动摇,一些人迷失发展方向,有的还转做房地产等来钱快的产业。为此,2011年10月,湖塘镇商会大课堂正式开讲,徐会长第一个走上讲台,从自己1993年的创业经历讲起,回顾自己如何做到“云飞月走天不动,浪打船摇道不移”,在一次又一次的经济波动中把准企业发展方向,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稳步实现由做大到做强、做精的嬗变,现身说法与广大企业家一起畅谈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紧接着12月,徐会长又应企业家要求,再次登上湖塘镇商会大课堂主讲《企业团队精神建设》。在徐会长的带领下,执行会长余克、副会长施与秋、恽中方等副会长也一一走上讲台,与大家一起交流互动,讲心得,谈体会,掏心窝子,传经送宝。湖塘镇商会利用“大课堂”,引导会员转变发展理念,推动“二次创业”。

转变观念固然很重要,但转得了、转得稳才是关键。特别是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还面临着一系列硬制约,有的缺少资金,无法进行技术改造;有的受到土地等制约,无法进一步扩大规模;有的不了解相关政策,把握不准发展方向;有的经营管理能力不高,管理模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等等。面对这些困难,徐会长率先从个人的企业中主动拿出6000万元,成立“湖塘镇商会转贷基金”,为会员企业提供转贷服务。基金成立以来,先后为40多家会员企业解决了资金周转难题,累计转贷60多次、共4.2亿元。经徐会长协调沟通,湖塘镇商会还与当地建设银行、武进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方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支持湖塘镇中小企业发展,累计为13家会员担保融资超过1亿元。为破解土地瓶颈的制约,徐会长带领湖塘镇商会明确提出打造“总部经济”,积极筹建湖塘镇商会大厦,吸引会员企业总部进驻。同时,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大胆走出去,在临近的安徽省郎溪县经济开发区征用3000亩工业用地,建立常州东华科技产业园,鼓励精机设备制造、新型环保材料、发电机制造等会员企业把总部留在湖塘,制造基地“西游”。为引导企业优势互补,2011年8月,徐会长带领27家会员共同出资5亿元成立常州湖塘商汇投资有限公司,随后又出资5000万元成立常州湖塘双惠典当有限公司,聘请专业团队运营管理。同时,引导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联合发展。目前已有7家企业正在以资金、土地或产品进行合作发展。

会长的行动就是无声的号召。徐会长带头在武进高新区建成了75亩、39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入近1.5亿元进行装备改造提升,引进了一批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尖端装备,使不少企业看到了做实体经济的信心和希望。执行会长余克以2000多万元的价格,从德国买回了高精设备,加大创新力度;副会长施与秋花费600余万元从意大利购买先进仪器,做精做优产业;副会长单位常州嘉宝印染制衣有限公司将设计营销中心迁往上海,接轨大上海,融入新时尚……会员企业你追我赶,兴起稳增长、促转型的阵阵热潮。

共同富裕的实践者

徐会长常说,“老百姓是生我养我的父母,现在我发展了、富裕了,我不能忘记父老乡亲,要和大家一起奔向富裕路。”他立言立行,更多时候只做不说。早在1996年,也就是国茂建成刚刚3年,他毅然拿出36万元,将老家村口的土泥路拓宽为水泥路。而当时,厂里总产值才几百万元,36万元可是一个初办企业的发展心血啊!2002年,在国茂集团工业园区建设启动时,所有的拆迁、修路没有发生一起纠纷,徐国忠非常大度,给村民们的拆迁费很高,仅此一项,当时就支付了近300万元。2002年武进筹集慈善资金,区领导对徐国忠说,“你现在投资多,给家乡捐5万带个头就行了。”徐国忠自我加码,当场表示:“至少10万。”2006年8月,徐国忠向武进区慈善总会的捐款,一下子由500万元自我加到了1000万元,此举一出,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从2005年以来每逢重阳节,徐会长都低调地坚持为老家村里100多位年满60岁老人,每人发放600元的“重阳红包”。有趣的是,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这钱是政府发的。

担任商会会长后,他感到压力更大了。“湖塘镇商会会员企业23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全镇总数的91%,销售收入占全镇总量的86%,引导这些企业家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其中商会责无旁贷”。2010年12月,徐会长上任刚一个月就带头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国茂千万光彩资金,在徐会长带领下,执行会长余克和湖塘片、马杭片、鸣凰片先后成立了4个百万光彩资金。一年后,又成立了广宇千万和马杭色织布、武进人民商场2个百万光彩资金。两年后,又成立了国茂千万和新华联、中心百货商场2个百万光彩资金。在短短25个月内,一个镇级商会共成立了3个千万、8个百万光彩资金。

这么大的资金怎么用?怎么才能用好?徐会长带领商会提出了“统一管理、统筹使用”和“把鸡蛋分装在几个篮子”的做法,把3800万基金分成“春苗教育”、“爱心救助”、“社区文化发展”、“见义勇为表彰”等4个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了光彩事业的受益面。仅仅是爱心救助金的发放,2011年底就向全镇336户大病、重残、特困家庭发放救助金181万多元。2012年底发放168万元,惠及湖塘镇40个社区,既有大病、重病、重残、低保人员,也有商会大病职工及家属,视困难程度分别给予8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帮扶。“春苗教育资金”两年向6所学校发放励志奖学金200万元,受益学生超过4000人。在湖塘镇商会社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中,3年共投入600万,用于支持社区文化发展。徐会长和商会的善举,起到了点亮一盏灯,光照一大片的效果。胡仁民、施与秋、张克兴等企业家联系多年出资邀请江苏省锡剧团送戏进社区,为居民表演传统经典锡剧节目;商会还把外来贫困职工、新市民子弟学校纳入救助和帮扶范围,为建设和谐社会做贡献。

“心和事业一起走”。光彩事业的钱虽然不愁了,但徐国忠又有了新的想法:“支持社会事业是一项长期工程,不是今年做了明年就不做,而是要年年做,仅仅靠企业家捐献还不够,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商会应该具有造血功能”。为此,湖塘镇商会不断探索商业化运作反哺社会的新机制,实现 “造血”功能。2011年8月,徐会长在会员中发起成立常州湖塘商汇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27位股东会一致同意,每年拿出收益的10%用于支持社会事业,并将此决议写进公司章程。“这意味着每年能有超过1000万元用于光彩事业,这样也能保证光彩事业资金源源不断,加上湖塘镇商会成立的‘千万光彩资金’和‘百万光彩资金’,湖塘的光彩事业运行机制也就完善了”。2013年初,又有多家会员主动提出成立光彩资金,成立光彩资金的计划已经排到了2016年,履行社会责任、回报奉献社会已经成为企业家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为。5个月瘦了5公斤,成立投资公司贴进去几十万,为政府拆迁花费几十万,以前基本疏于应酬的徐国忠现在也不得不参加各种活动,出现在多种场合,这是徐国忠作为商会会长的“代价”;自己帮助政府做拆迁工作,群众听说是商会会长,主动把自己请到家里。会员企业一个一个都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受助的困难群体发自内心感恩社会,这是徐国忠作为商会会长的“成就”。“我累点、花费点没关系,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行。我要对得起党委、政府对我的信任,也要对得起兄弟们对我的信任。“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面向未来,徐国忠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止,“一手苦干、一手巧干,做好实体经济,巧借他山之石,转角之处,湖塘镇商会会有新的未来”,最美会长徐国忠希望满怀。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