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沂市着力构建新型非公经济体系
徐州新沂市紧紧围绕“一个规划、二轮驱动、三大计划、四大载体”,大力调整优化非公经济结构,着力构建新型非公经济体系。
突出“一个规划”,引领非公经济转型升级。围绕非公经济发展的“三千工程”,即通过5年努力,实现“千家列统企业、千亿元工业投入、千亿级工业产出”,按照“一中心四片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形成更有区域特色、更具整体竞争力的生产力发展布局和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特征的新型非公经济体系。
坚持“二轮驱动”,推动非公经济转型升级。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轮驱动,着力提升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冶金、资源加工等五大传统产业,抢上项目,提升档次,扩容升级。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抢抓机遇,延伸链条,集聚升级。
实施“三大计划”,加快非公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非公企业“成长计划”,通过增资扩股、靠大连强、兼并重组、技改创新等方式,推动企业裂变式成长,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同行业处于优势地位、掌握行业发展权的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实施非公企业项目建设“进程计划”,针对50个投资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明确序时进度,加强跟踪服务,加大技改投入,培育更多经济增长点。大力实施非公企业上市“531计划”,以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业效益高的非公企业为培育重点,在5年内,培育30家上市后备企业,实现10家企业上市,实现进军资本市场的大突破。
提升“四大载体”,促进非公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一区、一园、一带和八个镇级工业集中区”四大载体的承载水平。开发区围绕建设“东陇海地区传统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产业服务基地”,着力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加工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无锡-新沂工业园围绕建设“名企集中区、外资密集区、产业特色区”,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和外资企业。新戴运河产业带,依托港口和水运的优势,统筹布局临港产业、物流产业及对水运有特别需求的大进大出产业,全力打造“黄金产业带”。8个镇级工业集中区,重点布局硅产业、玻璃产业、船舶工业、板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