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民营企业夜以继日为灾区突击生产救灾物资
连日来,江苏民营企业坚决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广泛发动企业员工,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不怕苦累,不怕疲劳,顶烈日、洒汗水,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为四川地震灾区突击生产了大量的蓬布、帐篷和活动板房等灾区人民急需的生活物资。 “丝绸之都”骤成“篷布之都” 素有“丝绸之都”的吴江市盛泽镇,为了生产灾区急需的帐篷布,现在骤然变成了“篷布之都”。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承担生产帐篷布的民营企业,日产能力已达100万米。这100万米帐篷布,一出厂便迅速被送往江苏、浙江等地的帐篷生产企业,为四川灾区赶制帐篷。 在盛泽镇盛虹集团的装卸车间,工人们挥汗如雨,紧张而有序的将一卷卷帐篷布装上运输车,一辆辆满载帐篷布的运输车立即启运,发往生产帐篷的相关企业。车间里,人人都在争分夺秒的紧张忙碌着,一双双坚实有力的大手将一卷卷坯布送到机器上印染、涂层、晾干、打包。整个过程,在工人们的辛勤劳动下,一环扣一环,干脆又利落。来自四川的员工张辉,由于长时间加班加点、缺少睡眠,眼晴里布满了血丝,面额上满是汗水。他动情地说:“我现在的工作是苦一些,但一想到灾区的父老乡亲,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苦一点累一点没什么,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再苦再累也心甘。” 为承接这次省委、省政府下达的抗震救灾紧急生产任务,盛虹集团一方面投入十多万元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使之具备加工厚重帐篷布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集团旗下的八个分厂都投入到了生产帐篷布的“战斗”行列中。每天盛虹集团生产帐篷布的日产量是30万米,截止6月2日,已生产了400万米。 “亏本就算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尽义务” 赶制生产帐篷布,民营企业家和广大员工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同时企业不但不盈利,还要亏本。但是民营企业家们不仅没有怨言,而且还积极带领广大员工争分夺秒的加紧生产。江苏省工商联副主席、恒力集团董事长陈建华和盛泽镇商会会长、盛氏集团董事长盛友泉,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民营企业家们的心里话,“为了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平安的生活,帐篷布的生产亏再大的本,我们也要干,就算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尽了自己一份的义务。”企业家们纷纷表示,一定要顾全大局,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保证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生产任务。恒力集团在董事长陈建华的指挥安排下,调配最强的一线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应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最好的生产流水线,开足马力,采取3班轮岗的方法,歇人不歇机,24小时连轴转,每天生产的帐篷布达50万米,确保了生产帐篷企业的需用量。 吴江市五洲橡塑公司,原本80%的产能是生产箱包用布,只有20%用于生产帐篷布,而现在这个比例倒了过来,每天平均生产15万米左右的帐篷布,并且制定了各种奖项鼓励员工加班生产,员工加班都发双倍工资,计算下来现在平均每天利润比过去下降了约15%。 盛虹集团采用进口设备生产帐篷布,抗拉、防水、涂层防紫外线,产品物美质佳,价格一直高于市场价。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集团把接受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生产帐篷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加班加点,组织员工积极生产,为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片爱心,集团将帐篷布的销售价调整到低于市场价,仅这一项集团亏本额将达200万元。 赶制帐篷万顶安得群众栖身 扬州是“中国最大户外用品生产基地”。5月21日晚,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作出指示,要求扬州市确保完成赈灾帐篷的生产任务。扬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省委梁书记的指示要求,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加班加点、争分夺秒的生产,现在帐篷日产量已达万顶。 扬州阿珂姆公司是目前江苏省最大的帐篷生产企业,当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公司立即组织了600顶帐篷、睡袋、户外服装等送往灾区,物资总价值达178万元。5月28日,阿珂姆公司举行发车仪式,将1万顶帐篷发往灾区。据董事长李宏来介绍,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原材料一度告急,公司3500名工作人员在“等米下锅”,后经过政府部门全力协调,生产帐篷的原材料正源源不断的运进公司,现在公司的流水线全部开足马力生产,每天出厂5000顶帐篷。 与阿珂姆公司一样,扬州金泉有限责任公司也在加班加点,赶制生产帐篷。林明稳总经理说,工人们现在鼓足了冲天干劲,争分夺秒的生产帐篷,日生产能力已达2000顶。 夜以继日生产活动板房 为让灾区群众尽快有个新家,活动板房的生产产量备受各方关注。承担活动板房生产任务的江苏省吴江市百余家民营企业正加紧夜以继日的组织生产,日生产能力3500套,目前已经完成第一批1.5万套的生产任务,正源源不断地运往四川绵竹市。日前,该市又接到江苏省有关部门下达的5.1万套活动板房的生产任务,并要求在6月28日前完成。 吴江市万邦活动房屋制造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同联合国难民署、加拿大红十字会等机构开展多项合作。执行董事王辉说:“从得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消息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有意识的储存了150吨彩钢板。接到省、市政府下达的紧急生产彩钢板的任务后,我们公司就在第一阶段顺利完成了350套活动板房的彩钢板生产任务。” 以前,吴江万邦的产品一直以出口为主,几乎没有内销过。这次为确保抗震救灾的需要,他们推掉了出口订单,全力组织活动板房的彩钢板生产。 为灾区伤员献上一份爱心 常州地区是江苏省乃至全国医疗器械的集中生产基地,特别是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和植入性骨科医疗器械,在全国市场份额的占有率接近30%。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常州医药民营企业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 常州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是该市医药行业中第一个向灾区援助的企业。公司结合灾区受伤人员的特点,紧急向灾区送去急需的注射用更昔洛韦与注射用硫酸依替米星等各类抗生素药品130箱、价值307万元。 创生医疗器械江苏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骨科类医疗器械的企业,目前已先后捐献了价值800多万元的骨科医疗器械。由于在地震中受伤的人员较多,所需骨科器械量大,公司一边调出库存器械,一边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组织生产。工人们每天上班均在14个小时以上,正常的生产计划也因此被打乱。但是公司上下没有人抱怨,每个人的心愿只有一个,就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减少伤员的痛苦,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灾区人民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据常州市工商联统计,该市医药民营企业已向地震灾区捐赠了2300万元的抗灾药品、医疗器械等。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