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春潮涌--南通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记
3月29日,更俗剧院,南通民营经济争创“名企、名品、名人”2007年度人物新鲜“出炉”,10位市领导给获奖者颁奖。 鲜花、掌声涌向获奖者,更是涌向了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成分。2007年,全市民营经济入库税收在全部税收中占比58.1%,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为47%;在首届“中国十大民营经济活力城市”评选中,南通高居榜首,并入选“中国民营经济首选投资城市”。 民营经济,从涓涓细水到汇成主流,这是江海大地跨入新世纪之后最壮美的景观之一。这段不寻常的经历,自滥觞到绚烂,始终闪耀着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光辉,激励着江海儿女争先创优,勇往直前。 目标: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2003年,注定在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中留下深刻烙印。这一年,南通利用外资实现“撑竿跳”,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重返“苏南板块”的夙愿;这一年,南通GDP总值突破1000亿,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顺利实现“双超”目标;也就是在这一年,南通吹响了发展民营经济的雄壮号角,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 目标甫一提出,举座“哗然”:蓝图值得憧憬,现实路径如何?面对疑惑和观望,决策机构意志坚定:南通要率先崛起苏中、率先融入苏南,实现小康目标,除了倚重利用外资“撑竿跳”外,必须更加凸显民营经济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努力谋求民营经济在全省发展格局中的领先地位,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主战场。市委书记罗一民说,要让民营经济从“三分天下有其一”,走向“半壁江山”,最终成为区域性的“主流经济”。底气来自于执政为民的责任,来自于立足市情的科学判断,来自于应对机遇和挑战的昂扬朝气。 富民,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南通富民强市,支点在哪里,潜力在何方?民营经济是现代经济领域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是以民为本的经济,是富民经济。加速发展民营经济,符合南通780万人民的根本利益。 南通有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适宜土壤。这儿曾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先行之地,早在百年前,张謇就创办了近代最早最大的民企——大生集团,创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南通人勤劳聪慧、义利并重,素有经商务工、兴办实业的传统,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群众基础相当广泛。 南通民营经济在省内起步较早,上世纪80年代曾位列全省第一,并在省内最早确立了民营经济是主流经济的定位,近几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喜人,蓄势待发,还面临江海大开发的难得机遇。 2003年6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来通视察,提出南通要努力盯住温州,追赶温州,把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成为江苏最发达的民营经济。语重心长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一石击水,鼓起南通人争先赶超的风帆。 学然后知不足。7月上旬,市委、市政府组团赴温州学习考察。温州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让每个成员感到空前的震动和压力。南通与温州市情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改革开放初期,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均大大高于温州,但近年来各项指标被温州大幅反超。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南通要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有所作为,一定要解放思想,瞄准第一,确定“拼命跳,才够到”的争先进位目标,才能推动民营经济跨越发展,成为“江苏的温州”。 难得者时,易失者机。7月下旬,市委正式作出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战略部署。8月、9月,市政府邀请一批资深的专家学者、官员和企业家来通调研,举办专题研讨会,为发展民营经济献计献策。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动员大会,如此专题动员部署民营经济发展,在我市还是首次。 从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就表现出思想解放的胸襟和气魄。政府明确提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做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引航员”“护卫员”和“服务员”。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的若干意见》,提出凡国家未明令禁止的投资领域,彻底向民企开放;凡是外地有的、能享受的合法合理的优惠,南通都能享受;凡是对民营经济有歧视的、不合理的政策,都要叫停。这些信息,如声声春雷,昭示着江海大地即将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实施: 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合力创新 解放思想贵在创新。如果说南通民营经济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快船,能在百舸争流的新世纪,冲过急流险滩,快速前行,那么所凭借的,就是水手们那不囿陈规、敢于突破、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创新,体现在组织推进体系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着力抓,整合部门力量,抽调精干人员,建立、充实市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行使指导、服务、协调的职能。各县市区建立民发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高效运作的组织网络体系。 创新,体现在工作思路上。全民创业,抓什么,怎么抓,全无定规和范本。“摸着石头过河”,我市在实践中摸索出全民创业重点抓“六个一批”:村干部带头,部门和乡镇干部扶持,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前退休或辞职,吸引外出经商务工人员回乡,扶持下岗、失业、待业、无业人员,引导骨干企业带动。通过典型示范、开展创业培训、实行创业指导等措施,激发全民创业的原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大潮。 创新,体现在工作举措上。强化考核评比,完善指标体系,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每月公布县(市)区及乡镇(街道)民营经济主要指标排名、进退位次,进行分析,每季度检查,半年初评,年终总评。现场会、督查会、会诊会、讲评会,考核评比得分与各级、各部门、个人年终评优、评先、晋级、奖金挂钩,各级、各部门的头头们每每被“评出一身汗”。 创新,体现在工作方法上。不断改进考核方法,强化对争创“三名”和民资招商的考核,促进民营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推动上市进程,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质量。 各地、各部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细则也纷纷出台。全市上下争创全省最佳办事环境,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开通“南通民营经济网站”,建立咨询投诉服务中心,24小时开通热线。集中整治“三乱”现象,在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坚持了民企做强做大会办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把那些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看不见的手”,去引导、促进,还权于社会,还权于企业。此外,有的地方还提出,只要无污染、不扰邻,符合规划,允许农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非耕地从事家庭兼营手工业。 创新创业春潮涌动,创富源泉充分涌流。“家里办个小工厂,人前说话叮当响”“不盖楼房盖厂房,不买家具买机器”……农民的创业热情被充分激发后,江海大地上,一时间出现了千军万马闯市场,铺天盖地创大业的壮观景象。据统计,2004年、2005年,数以万计的村干部投身创业,4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和乡镇干部扶持创办民企,30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提前退休或辞职创办民企,17000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南通民营经济呈现 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两年时间,全市个体工商户总数跃居全省首位,民企注册资本总额2004年超过常州,2005年超过南京,2006年超过无锡,跃居全省第二。 提升: 由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转变 解放思想贵在与时俱进,科学攀高。近几年来,我市民营经济以追求发展质态为已任,注重好中求快,好中求进,由铺天盖地向顶天立地自觉转变。 高基数后能否再实现高增长,宏观调控背景下如何推进新的跨越,少数同志感到信心不足,招数也比较缺乏。畏惧、畏难,安于现状,根本的原因还是思想不解放。市长丁大卫说,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要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寻找优势,战胜困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以全局眼光、长远眼光、世界眼光来审视,以忧患意识来警醒,南通民营经济必须不断挑战新目标,拓展新空间,激活新活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新跨越、新腾飞。 民资招商是南通民营经济加速发展的新空间、提质的新路径。我市在深化全民创业的同时,将民资招商放在与外资招商同等重要的地位,2005年市政府正式下达市外民资招商任务,各地利用节庆等形式,打通血缘、地缘、业缘、学缘等人脉关系,加强沟通推介,拓展招商通道。深圳、东莞,温州、台州,上海、无锡……,这些民资富集、产业集群的地方,全国民企500强集聚的地方,几乎到处可见南通人招商的身影。到目前为止,近3年共引进已引进市外民企超过13000多家,登记市外民资注册资本超过870亿元。 在总量扩张态势强劲、单体做大做强的基础上,2005年9月,市委、市政府前瞻性地为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再造新优势,作出争创“三名”(名企、名品、名人)的重大部署,推进南通民营经济发展提档升级,向科技创新、自主品牌、企业上市要生产力,形成新的规模、质量、竞争的优势。座谈会、研讨会、报告会,表彰会,颁奖会,洗“脑筋”,造氛围;保育钧、尹明善、周海江,中国民营经济“重量级”人物纷至沓来,传经送宝,指点路径。 政府推动,政策引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强势推进,环环相扣,一着不让,争创“三名”成效显著,民营经济活力四射。仅去年, 11家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14家企业进入全省民企百强,列全省第3位,九鼎新材料等3家民企成功上市,民营上市企业累计达9家。民企新增中国名牌13件,累计达25件,用3年时间从“零”的突破一举进入全省前3强;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累计达7件;新增国家免检产品27件,累计达46个。 2006年私营企业数和注册资本双双跃居全省第二;2007年巩固了这一成果。 从行政推动向创新机制转变,服务民营经济成为政府部门自觉的行动。近两年来,我市突出改进服务抓推动,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成长环境,帮助民企解决资金、土地、人才、招工等方面的难题。市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民企负责人座谈会,对企业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条梳理,专题交办,解决和基本解决的超过90%。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让企业家们看到的是决策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方向对头、坚持不懈,路,会越走越宽。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但是始终高举思想解放、与时俱进的大旗,南通民营经济终将攻坚克难,迎来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