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湖南>工商联工作

湖南省湘潭县“百企联村”工作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6-09-19 信息来源:省工商联会员处 字号:【

湘潭县“百企联村”活动开展近两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共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3.56亿元,引进项目200余个,解决劳动力就业近万名,增加农民收入3000万元,项目村的能源、交通、教育、水利、村部建设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农业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企业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企业和村实现了良性互动、村企双赢。为确保这一活动的深入和持久,湘潭县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督查指导,促进已合作的项目不断发展 县委统战部、工商联对已建成的项目实行领导分片负责指导,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半年度集中督查。经常走访企业,进行专题督查1次,收集各类意见和建议120余条,为企业解难释疑180余个,有力地保障了“百企联村、共同发展” 活动的开展,确保已建成的项目不断延伸、拓展和深入。如湘银集团公司齐建湘投资射埠镇仙凤村,完成150万元村部办公楼建设,硬化村级道路8.5公里;由公司与村共同合股组建工程公司,湘银股份的收益部分全部用于村级集体资金(已产生效益40余万元),保证了村级积累的稳定来源,同时计划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农业休闲项目,致富当地群众。宏兴隆食品有限公司投资河口镇三联村、粒粒珍食品有限公司投资谭家山镇茶园村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县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非公有制企业达205家,对口扶助支持152个村,累计投入资金3.56亿元,支持硬化道路285公里,兴修水利设施320处,建设村部80个,农电改造76个村,建设示范项目50个,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2万人。 二、继续宣传发动,不断拓展村企合作的范围 目前,“百企联村”活动的发展势头较好,为进一步提高“百企联村”活动的覆盖面,湘潭县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舆论推动。利用会议动员、新闻宣传、表彰通报等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百企联村”活动家喻户晓。宣传内容上,重点突出各级惠农支农政策、已参与活动企业的帮扶成果和先进经验。通过多形式、广覆盖宣传,及时全面地反映工作进展情况,全力营造“百企联村、共同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典型引路。设立10块“百企联村”项目示范标牌,表彰非公经济人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利用《莲乡统一战线》刊物和莲乡联心网站对近两年参与“百企联村”活动的企业的进行典型宣传,并在今年的全县统战工作会议上进行表扬,从而促使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百企联村”活动。三是明确部门责任。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百企兴村”活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要求各非公企业创新方式,开创村企合作新局面。 三、创新合作形式,实现村企双赢 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湘潭县百企联村工作逐步实现了以下四个转变:一是项目的形式上,由过去的捐款捐物逐步向产业兴村、项目对接转变。重点是利用农村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谭家山镇响垅村东升电子有限公司、月塘村宏信鞋业有限公司、伍子醉食品有限公司、湘众伞业公司等安置对口联系村剩余劳动力4500余人,直接为农民致富广开门路。二是在项目投入的时限上,由短期向长足发展转变。随着百企联村活动的深入,广大企业在投入的规模上,不再局限于一村一镇,而是覆盖全县;在投入的产业中不再局限于修路架桥,而是向工业、农业、旅游休闲多领域渗透。新皇粮米业、弘达米业、龙泉米业与白石镇、乌石镇、石鼓镇、分水乡等22个乡镇签下了60余万亩的商品粮基地合同。其中新皇粮米业按照“统一生产布局、统一供种、统一生产投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稻谷收购”的模式,合同复种总面积达44万亩,其中绿色食品优质稻生产基地16.5万亩。三是从项目的实施上,由感情投入向商业运作转变。农民采取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企业采取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形式,使该县的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宏兴隆、粒粒珍联片种植湘莲2000余亩,锦绣装饰公司联片开发500余亩野菜。行寅贤有限公司与云湖桥镇石家村等三个村联合开发脐橙2000余亩,湘潭雁扶生态养殖公司与中南6省农户联合养殖禽类1000万羽。四是从项目的收益上,由单一付出向多赢发展转变。许多投资家乡的企业老板在投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农村这片广阔的市场,逐步对农村山青水秀的环境资源优势、淳朴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优势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由过去的政府引导变成非公经济人士的自觉行动。金罗化工有限公司投资150余万元,建设河口镇中湾村三旺农家乐,云湖桥建筑公司谢启军投资400余万元兴建江南农家乐,石鼓镇书商朱红辉投资100多万元建设开发昌山生态旅游项目,梅林桥镇聂中明拟投资1.6亿元兴建现代农业生态园等。 通过两年的实践,湘潭县的“百企联村”的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经济、文化多个领域渗透,坚持把“百企联村”活动与搞好新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结合起来抓。鼓励优秀者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中任职,充当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目前,该县已有80余位非公经济人士在所在村担任村干部职务。“百企联村”活动,让广大农民更新了观念、传播了技术、提升了产业,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提高了素质,增长了才干。 四、明确责任,确保实效 “百企联村”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部门配合性不够,村级主动性不强,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为将此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下发了潭统发〔2008〕6号文件,对“百企联村”活动提出了指导性的实施意见。他们认为,“百企联村”活动应站在“两型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来把握,特别是在培育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改善农村面貌方面有所作为,在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及经济统战等工作上有所创新,在防止“圈地运动”、防止环境污染、防止流于形式上有机制的约束和保障,同时对政府各部门的职能职责进行相关明确。逐步建立起该项活动的宣传动员、培训学习、督查督导、考核考评等长效机制,使这一活动真正做到给农村带来活力,给企业带来潜力,为农民提高生产率,为增加全县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终为建成长株潭一体化的“后花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