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兴隆县构筑生态经济新格局成效凸显
兴隆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围绕建设生态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生态旅游业,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加快了富民强县步伐。 建设生态工业体系。该县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循环型的工业体系,推进高消耗企业向低消耗、循环型的现代经济形态转变。构建了以果品加工和制药等无污染、科技含量高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形成了冶金矿业、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四大产业集群。以钢延工业园列入市重点工业园项目为契机,加快钢延工业园区、北区果品加工园区、蓝旗营板栗交易及加工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扶持壮大了大银化工、兴湘化工、天民化工、希力药业等一批规模骨干企业,全县工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投资2.1亿元,推进承德建龙钢铁公司白灰窑项目、承德大银公司合成氨一万吨改扩项目等四项节能工程项目建设,年可节能38861吨标准煤。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五项减排工程项目,年可减排COD3203吨,S026217吨。拆除52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全县工业走向高效低耗、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之路。 建设生态农业体系。该县投资3亿多元建设生态农业,建成优质山楂、板栗、核桃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80多万亩,其中林果基地73.6万亩,果品产量达40万吨。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农民靠绿色果品闯市场,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87家,带动农户7.5万户。加快果品就地转化增值步伐,发展果品加工企业188家,其中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28家,年综合加工能力达30万吨,3.5万农村劳动力直接从事果品加工,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2200元。绿色立体农业拉动农民增收,该县引导农民发展树下经济、水上经济、庭院经济,在树下发展果、药、菌、畜四条龙形经济,延伸产业链条,种植中草药4万多亩,年创产值1.2亿元。利用滦河柳河发展水上养鸭,总数达80多万只;发展网箱养鱼,总数达5000箱。 建设生态旅游业。该县立足绿色休闲生态旅游资源,累计投入资金6.5亿元,建起雾灵山、六里坪等15个景区、100多个景点。围绕建立以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3A景区2个,其中雾灵山被搜狐网评为“京郊最美的50个地方”第一名。发展农家院500多家,森林木屋、农家旅馆、采摘园等极具塞外田园风情的设施和园区多处,尽显生态和民俗特色,吸引京津等大城市游客来兴隆观光度假,带动了餐饮、服务、运输等第三产业发展,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5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接待游客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及相关收入超2亿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