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探索模式引导商会民企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创新机制为抓手 千企帮村显成效
--贵州黔西南州探索模式引导商会民企深度参与脱贫攻坚
“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实施以来,黔西南州委统战部、州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扶贫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切实把组织引导商会民企投身脱贫攻坚,与新时期民企抱团发展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促进“两个健康”结合起来,与构建“清”“亲”政商关系结合起来,与创新非公党建工作结合起来,与贫困村特色经济培育发展结合起来,组织动员民营企业与村结对帮扶,共赢合作,形成了多元化的企村结对帮扶新机制。通过州、县(市)、乡镇、村四级联动和民营企业的广泛参与有近360家企业或商会深度响应“千企帮千村”行动、参与脱贫攻坚,共帮扶贫困村460多个,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截止到2018年7月底,共创建“千企帮千村”示范点19个,其中,兴仁县泛亚实业集团(公司)获得全国工商联表彰为“千企帮千村”先进单位,2个企业获得贵州省工商联表彰为“千企帮千村”先进单位,20个企业获得省、州“千企帮千村”示范项目,15家企业获省工商联“千企帮千村”产业扶贫观摩项目授牌。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州录入“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台账企业356家,实施项目769个,投入资金99655.87万元,帮扶贫困村461个,惠及群众67335人。
探索模式助推“千企帮千村”。探索总结提炼推广成功的企村结对帮扶模式,是推进“千企帮千村”工作的有力抓手,鼓励民企探索创新结对帮扶新模式、新路径,从而激发企业与帮扶村广大群众共同发展的内生动力,凝聚力量脱贫攻坚。黔西南州“千企帮千村”已探索出多种在全州可推广、可复制、可带动的帮扶模式。一是“三变”模式:就是将土地等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组建公司或合作社运作。例如,兴仁县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三变”模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土地经营权入股项目建设,将扶贫开发类资金量化为农民持有的股金入股,农民土地流转到公司以后作为公司股民,参与园区的日常管理,到园区务工,大大提升了农民的收入。二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就是公司与村合作社合作,共同建立产业基地,让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参与其中,共同发展,走产业扶贫之路。比如,望谟县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就是采用这种模式结对帮扶的,而且还是一企帮多村,目前,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已建立板栗育苗基地1个,免费发放86660株育苗给群众栽种,投入帮扶资金217万元,帮扶12个村6000户农户,其中贫困户1507户,带动建立了7个板栗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万亩,取得良好的帮扶效应。三是“公司+易地搬迁+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就是公司承接易地扶贫搬迁的任务,规划建设内含产业布局的易地搬迁特色小镇,在易地搬迁小镇中布局扶贫车间,让搬入贫困户就近就业,从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比如浙江商会成立贞丰县土布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易地扶贫搬迁土布小镇项目,目前搬进入住1395户,745户贫困户,已建成5个扶贫车间,织布、服装生产等扶贫车间共解决了515个贫困人口就业;四是“公司+合作社+农庄+农户+互联网”模式,就是公司与村合作社联手,依托农业产业发展,将企村结对帮扶由产业帮扶向农庄式发展延伸拓展,规划建设富集产业和新业态的新农庄,从而更好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就业途径,同时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的产业发展网络平台和电商平台。比如贞丰县顶罈椒业有限公司就采取这种帮扶模式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公司已建花椒种植基地4个,覆盖6个村800户农户3100人,正在规划建设花椒产业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新农庄。五是各县(市、新区)也探索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千企帮千村”新模式。比如兴仁县就梳理了几种模式:“一分三统”模式。公司将已经形成的产业免费承包给本地贫困户,由公司进行统一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然后再由公司进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例如兴仁县兴诚华英食品有限公司就是用这种帮扶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既解决了群众技能培训的问题,又能充分发挥贫困户主人翁精神;“异地联动”模式。整合其他乡镇特惠贷、惠农脱贫贷资金入股公司,公司实行保底分红,通过资金的注入,让企业发展壮大,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银行资金放不下去的问题,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如黔仁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已投入该基地特惠贷资金2000万元,跨乡镇联结贫困户400户,户均增收3250元以上。“三合一”模式。即企业、合作社、农户三者合一。贵州仁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薏仁米产业,将多个同一业态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整合形成利益共同体,企、社、农明确分工,公司负责组织农户,按公司生产经营计划抓好标准化种植、农资采购、收储管理,农户社员严格遵守合作社章程,按照合作社的指导和要求抓好生产和参与公司经营利益分成。通过企村结对帮扶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极大的推动全州“千企帮千村”工作有序向纵深发展。
搭建平台助推“千企帮千村”。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重点突出4个极贫乡镇、165个深度贫困村,根据贫困村产业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适时举办企村结对帮扶洽谈会、推介会、主题论坛、“千企帮千村”推进会、观摩会等,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贫困村寻找帮扶企业,搭建平台,深化合作,2017年举办各类企村帮扶对接会11次,参加企业380余家,新增企业结对帮扶283 个。成功举办了黔西南州“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系列活动--“易地扶贫搬迁座谈会”、“脱贫攻坚?五个绿色”小镇暨美丽乡村建设共商会,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全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省工商联、省扶贫办、省社科院等单位领导、专家学者百余人应邀出席了峰会活动,上百家州外商会(协会)、企业参加了系列活动,组织考察了州内不少地点,对企村结对帮扶进行了多场洽谈。
创建示范助推“千企帮千村”。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方式,大力开展“千企帮千村”示范点创建,今年新创建“千企帮千村”示范点19个,分别是兴义市益群养殖有限公司“立体生态养殖示范项目”,兴义市鸿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代高效农业示范项目”,贵州兴诚华英食品有限公司“秋季糯玉米种植基地”,兴仁县鸿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贵州中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蘑菇小镇示范项目”,安龙金蕙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出口花卉产业园”,贞丰县永和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三变资金入股分红项目”,贵州省安达石业民族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石艺加工项目”,普安县富蓝商贸有限公司“百香果种植基地”,普安县欣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白及种植基地”,贵州薏米阳光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薏仁米种植基地”,兴伟集团“三宝生态鸡养殖基地”,晴隆心间茶叶有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册亨奇松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速成经济林种植、加工项目”,册亨县海铭巍生态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山地高效生态畜牧业、乡村旅游一体化项目”,贵州阳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经果林繁育项目”,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板栗精深加工项目”,均瑶集团“板栗高产示范园项目”,贵州德良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项目”。“千企帮千村”示范点的创建,集中展现了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企村帮扶亮点,具有鲜明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必将引领带动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助推黔西南州“千企帮千村”工作全面开花结果。
光彩事业助推“千企帮千村”。大力发展光彩事业,积极参与和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主动对接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通过他们的资源,争取更多州外企业帮扶黔西南州贫困山区,主动跟踪服务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帮扶望谟、晴隆的21个项目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帮扶的项目,动员组织全州38家企业参与“光彩事业”助力“千企帮千村”行动。组织民营企业在“扶贫日”开展捐赠活动,全州共有105个民营企业参与捐赠,共捐赠205.83万元,其中,州工商联组织13家民营企业捐赠139.18万元。

微信公众号